如此设置规定菜,着实别具一格,想必主办方意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又担忧范畴过宽而失控,故而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框架。
这般规定,细细想来,主办方的考量周全而精妙:一方面,明确限定主料与辅料的用量,在创新与规范之间达成了精妙平衡。精准给定的食材量,从源头上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使得所有选手站在同一基准线上,依据相同的“原料底子”施展烹饪技艺,有效规避了因食材用量差异引发的评判偏颇。再者,在专业烹饪赛事领域,精确的食材定量有利于成本的标准化考量,也便于评委依照统一尺度衡量菜品的完成度。而相对灵活的辅料选择,则为菜肴创新提供了丰沃土壤,既杜绝了菜品千篇一律的刻板,又确保创新不偏离轨道,足见其用心良苦。
就鲢鱼豆腐羹和“烹里脊”(推测应为类似糖醋里脊的做法)而言,固定的主料设定稳固了菜品的核心架构,选手无法肆意偏离传统认知随意发挥,如鲢鱼豆腐羹必然要以鲢鱼尾和豆腐为根基构建风味与口感体系,里脊肉作为另一关键主料,围绕其展开的烹饪必须凸显特质,以维持菜品的辨识度。
另一方面,主办方倡导创新的意图昭然若揭。虽规定了主料与大致辅料范畴,但并未细化至具体烹饪步骤、调味配方,为选手预留了广阔的创意空间。以鲢鱼豆腐羹为例,选手能够在传承经典做法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全新的去腥增香策略,凭借不超过300克的辅料灵活搭配,增添别样食材提升口感层次,诸如适量添加香菇,借其独特菌菇香气为羹汤增色,或用枸杞点缀,增添一抹亮色;对于里脊肉,既可选经典的糖醋、椒盐路线,也可果敢融合新派料理手法,只要烹饪方式紧扣“烹”字要义且突出里脊肉特色即可。
这种规定模式,既尊崇传统烹饪的深厚根基,保障评判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又充分激发选手的创新潜能,有望促使赛事涌现出一系列兼具传承底蕴与创新活力的精彩作品,为餐饮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思路。不过,选手们亦面临挑战,#过度求新而致使菜品丧失本味或脱离大众审美范畴。
我趁着厨房稍有空档,赶忙拉住几位厨艺精湛、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的师傅,神色急切又带着几分较真地打听:“师傅们,咱这场厨艺比拼可全仰仗调料出彩了,这‘新达来’的调味品到底咋样?咱可得把好关,千万别因调料自身特性不佳,砸了比赛的场子。”
师傅们一听我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掌勺多年、经验老到的李师傅更是兴致勃勃,抬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接过话茬说道:“嗨,就说他家那酱油吧,咱们酒店后厨可一直在用呢!每次用它给菜上色,那效果,就跟给菜品精心披上一层恰到好处的‘金纱’似的,亮堂堂的,特别提气。不管是烧汁浓稠得能黏住筷子的红烧排骨,还是卤得入味三分、咬一口满是醇香的卤猪蹄,这酱油的咸度把控那叫一个精准无误,从不会出现颜色过深过浅、味道过咸过淡的糟心状况,稳稳当当地给菜肴的色香味都加了把强劲的‘助推力’,让菜品直接上了个档次。不过啊,使用的时候得留个心眼,这酱油每一批次颜色有点不一样,毕竟人家是传统酿造工艺,靠自然发酵成色,原料、环境稍有变化,颜色就有波动,但好在味道绝对正宗。”
旁边擅长凉菜、对调味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张师傅也在一旁不住点头,跟着补充道:“没错,他家那醋用来拌凉菜,那也是一绝!只要轻轻一淋,醇厚柔和的酸劲儿‘唰’地一下就把蔬菜的清爽劲儿全激发出来了,还能巧妙地保留食材原本的风味,一口下去,层次丰富得很,就像在舌尖上开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小派对,客人都爱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我心里渐渐有了底,显然“新达来”的产品在保障菜肴质量这块表现相当出色,就像咱们厨师最可靠的“左膀右臂”,帮着咱们轻轻松松就能打造出让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佳肴,我对这家公司的产品也更多了几分信心与期待。
不过,我也听说这公司规模不大,产量有限,加上主打本地特色口味,外地市场开拓艰难,暂时只能在咱们本地发光发热。但本地人的认可,不就是它最坚实的底气嘛!
光听别人说哪行,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特意在酒店里把“新达来”的各类产品仔仔细细地用了一遍,还真发现了一些门道。就拿酱油来说,它和那些大品牌相比,色泽的确不太一样。大品牌的酱油颜色往往十分均匀稳定,而“新达来”的因为是遵循传统酿造工艺,纯靠时间和微生物的作用慢慢酝酿成色,每一批次受原料、环境等因素影响,色泽上会稍有差异。但这看似不起眼的差别,背后却是对本味的执着坚守。懂行的食客一尝就知道,这酱油没有为了追求卖相和产量,加那些乱七八糟的“科技与狠活”,入口醇厚,酱香浓郁,能把食材本身的味道烘托得淋漓尽致,这也是那些真正追求品质、偏爱传统风味的老饕们对它青睐有加的原因。
厨师长说得对,想要赢,就得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这不,我又瞅准下午休息的空当,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来相聚农庄”,打算好好盘一盘这儿有哪些宝贝食材能为我所用,可不能到比赛的时候两眼一抹黑。这农庄在本地口碑极佳,我刚一踏入,入眼便是一片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象。
哪曾想,刚进去没多远,就瞧见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居然是一起参加理论考试的“同学”。看来,和我一样抱着谨慎态度、提前来这儿踩点摸底的人可不在少数,毕竟这场比赛竞争激烈,最后能脱颖而出、走过独木桥的只有一个人,大家都在暗自较着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