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个少年挺身而出,他举手发问:“请问,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柳叶儿,一位有远见的智者,转过头来询问这个勇敢的少年:“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郑洋回答道:“我叫郑洋。”柳叶儿心中一动,继续问道:“郑洋同学,你有何高见?”
郑洋深思片刻后,提出了他的想法:“之前上课时讲过,北方的边患一直难以根除。我想到一个或许不是办法的办法。北方盛产马匹,胡人骑马如风一般来去自如,这是他们难以对付的主要原因。如果他们没有了马匹,他们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只是如何在马匹上做文章,我还需要再好好琢磨。”
听到这里,柳叶儿不禁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他已然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匈奴人已经使用过细菌战,在其他穿越小说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解决办法。而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柳叶儿开口道:“其实我已经有了解决办法,让我来谈谈我的想法吧。我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北防御,二是向南扩张。”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智慧。“北方胡人的威胁,如同顽石般难以移除。他们如狼似虎,掠夺我们的粮食和牛羊,而我们反击时,却如同行走在沙漠中,步步艰难。我们的军队在北方的远征,常常因为补给线的困扰而受阻。这就像是一条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要想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战略布局。”
柳叶儿的手指轻轻地在地图上滑过,落在了三个关键的地区。“辽东、河套、河西,这三个地方是关键。辽东与河套,如同两把利剑,直插胡人的心脏。在这两地大力发展农业,既能提供粮食,又能作为防御的屏障。而河西地区,则可以作为我们与胡人之间的缓冲地带,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她眼中闪耀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修筑城池,保护我们的农田和人民。当我们的实力在这三地稳固下来,胡人自然会感到威胁,他们的侵略也会受到遏制。”
郑洋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与疑惑。他表示:“此地条件艰苦,临近胡人,百姓若不愿迁入,该如何是好?”话语间,透露出一丝对未来的忧虑。
柳叶儿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她缓缓道:“先遣军人入驻,边耕种边备战。”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随后,军人眷属亦可迁入。人口逐步增加,我大唐失西域之根本乃未迁民而至。”
郑洋听后,眉头紧皱,显然在思考这个策略的可行性。柳叶儿继续说道:“唯有百姓迁入,军队方能稳扎稳打,扎根此地。如此,百姓可安居乐业,军队亦有充足补给,且免受思乡之苦。”她的言辞间,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新土地上的繁荣景象。
柳叶儿的提议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压制住胡人,保护我们的家园。郑洋,你认为如何?”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郑洋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坚定地回答:“你的想法非常有见地。我会全力支持你,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未来!”
柳叶儿接着说道:“先前说了向北防御,如今再论向南扩张。南方人战斗力薄弱,但物产丰饶,可作我方坚实后盾。向南扩展则可将影响力延伸至更南之地,如此一来,我方实力将得以壮大,资源获取也将更为丰富。然而,南方亦有其困境,那便是瘴气与丛林。南方多雨、湿气重,丛林茂密,毒虫猛兽频现,陆路交通不便。若要控制南方,海路交通更为便捷。南扩需走海路,因此需多造大船,以沿海为基石,逐步向内陆发展。”
军队的忠诚与战斗力始终是统治者们面临的难题。李庚举手发问:“自安史之乱后,蕃镇割据屡禁不止,如何让军队既忠于国家又保持战斗力?”这无疑是每一位统治者内心深处的困惑。柳叶儿深知,军队的忠诚问题,始终是统治者的核心挑战。
宋朝在解决军队忠诚问题的过程中,虽力求改革,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明朝的监军制度亦未能完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红党,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不仅让军队忠于国家,更激发了士兵的战斗意志,为国家带来了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