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一个只会生孩子做女红的女人,她读书识字,胆大心细,比很多男人都要厉害,她能靠自己的本事养活一个家。
吴氏说,“孝顺公婆不是看公婆的面子上,而是看丈夫的面子上。男人待你好,他没有时间在二老面前尽孝,你爱屋及屋,自然会帮他看顾两分。将心比心,若丈夫待妻子不好,谁又能真心实意孝顺公婆。就像女婿待丈人,他若疼你,也会顾着你爹娘生养你一场。”
晴姐心口有点松动,但还是嘀咕道:“我要是个男人,早娶媳妇了。”
吴氏听着也为她可惜,大孙子虽然也不错,但在人情通达上面,远远比不上大孙女,“奶奶知道你有大本事,不用怕,外头的男人那么多,咱们慢慢找,寻个好的。到时你们两口子都在外头挣钱,日子过的兴旺热闹。”
若这么想,那花郎中家就不考虑了,他家一个独子,又有手艺在身,家业都在村里,应该不可能进城。
花族长家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读书的小子,不管考不考的上,都能在县里找事做。
晴姐不急,她觉得十八岁出嫁都没事,但吴氏就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开始对这件事上心,也不是急着把人嫁出去,就是想多看几个人家,有好的就可以定下。
晴姐去青溪屯看了三天的大戏,吴氏就抓着连春儿问了三天,有没有其他合适的男娃。
按照赵家如今的家境,这十里八村少有人配的上。
“奶奶,大妹如今在县里当掌柜,指不定有多少人看上了这个好儿媳呢,说不得年后媒人都要把门槛踏破了。”
连春儿一语成谶,刚出节没几天,家里就来了一个县里的媒婆,嘴巴是一等一的能说,夸晴姐模样好,性子好,样样都拔尖的很,最后看着吴氏拍着大褪笑道:“这就是天定的好良缘。男家姓云,虽然不是大户人家,但家里有一门祖传的染布手艺,吃香的很。
家里就两个儿子,大儿子厚道老实,前几年成的家。小儿子的人品好,样貌周正,性子一等一的好,说什么是什么。
这云老板家里两个染布坊,到时分家了,兄弟两一人一个。还有两个外租的铺子和一个宅子,买了下人,嫁进门只管端着碗吃饭就行了。”
媒人嘴里的话自然是真真假假,又是给县里人说媒,吴氏客客气气的聊了几句,就婉拒了这桩亲。
真有心自然会再次上门,赵家也正好找个时间问询一下。
媒人也知道说媒不是上下嘴皮子碰一碰的事,她满脸堆笑,“老太太有福,你家孙女养的好,好几户人都托我来来说媒呢,不急这一会儿,好好挑挑。”
吴氏笑着回道:“辛苦媒人了,这么远的路过来。”
“害呀,不妨事。”
连春儿从身上数了八个铜板,塞给媒婆,“这天冷地远的,辛苦你跑一趟了,拿着喝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