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做水泥的粘土用不着那么好。
除开了景德镇,京畿地区水泥使用了。
至于石膏就更简单了,因为比例并不大,就京畿地区的石膏矿便足以用了。
在他还坐着船只从东北返回帝京府的时候,他便已经写了书信给老妈,请她找人去陕西购买大量的石灰石,丹江口购买大量的粘土,再在京畿地区购买大量的石膏矿。
铁矿粉稍微麻烦一点,因为铁矿这是管制产品,可京畿地区也是著名的铁矿聚集地,以裕王府的身份地位,自然可以得到。
等到柳铭淇回来的时候,水泥工厂的土地已经购置完毕,一口气买了两千亩不适合耕种的土地。
由于裕王府有钢铁工坊了,融化铁矿石等等都需要高炉,所以这个技术也不稀奇,搭建钢铁工坊的时候,水利工厂里面也已经架起了一个个水泥窑。
水泥窑的尺寸和大小都是柳铭淇给的。
实际上水泥的制作也简单。
将这些原材料磨成粉后,进入水泥窑里面煅烧成熟料,按照一定比例把这些干粉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水泥。
在使用的时候,直接用河沙来调和,便可以马上使用。
这个时代的水泥倒不用扎铁架成型,然后用水泥灌浇进去——未来的农村修的村村通,便是这样的做法。
因为行走在马路上的不是一辆辆的汽车,而只是一些运输物资的马车而已。
马车的承重量远远小于汽车,这种纯的水泥地面就可以。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不是为了节约成本。
而是如果有人知道了这些道路底下全是铁架子,分分钟就能把这些水泥路给破坏掉,挖出里面的铁出来,拿去融了做铁锅、铁锹、铁犁……等等物品。
到时候柳铭淇才会欲哭无泪。
为什么他们会知道?
废话!
这么天远地远的,你难道在大康找工人去修路?
肯定就地解决啊!
又能快速的完成任务,又能亲善本地老百姓,给他们活儿干,有饭吃,那就不容易造反嘛!
你让他们修路,他们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么?
所以还是就纯的水泥路就好了!
这样维修起来也很方便,随时都能修缮处理。
路基的进一步扩散。
……
最近几天,柳铭淇白天便来到了这里,监督着瓷器工人们烧熟料。
这些工人都是之前烧窑做瓷器的,让他们来做这些活儿,简直是轻松之极。
要不是因为这是裕王世子亲自吩咐的东西,他们还根本不会上心,甚至会觉得侮辱他们的专业。
本来就是。
这样的煅烧熟料,稍微培训个十天半个月的人就能处理好,要他们这种熟练工人来干什么?
而且烧制成的各种熟料也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裕王世子就让大家把这些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好,装入布口袋里面堆放好就行。
不知不觉已经做了上千袋,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殊不知,这些人觉得自己做得很快,但在柳铭淇眼里却是太慢了。
一条c30标准的混凝土路面,做平均十米宽、三十厘米厚的一公里道路,需要整整三千立方的混凝土。
一立方c30的混凝土便需要460公斤的425pa水泥、500公斤河沙、1326公斤石头以及192公斤的水。
意思是一公里便需要一千三百八十吨的水泥。
现在一袋水泥五十斤,意思是二万七千六百袋水泥,才够修一公里道路的。
整个南诏多大?
整个中南半岛多大?
依照这个产量,一百年之后公路能不能覆盖整个区域都不知道!
更别说大康境内也需要大量的水泥路。
所以啊!
现在的产量扩大一千倍,可能都还不够用。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花钱的一个事情。
但你转过来想一想。
虽然是花了天文数字一样的钱财,但却能彻底稳下整个中南半岛,对于后世子孙却是极好的!
对柳铭淇的现实意义也有好处嘛。
工厂规模大大的扩张,霜姐姐说的那二十万青壮中剩下的,不就有了工作的去处吗?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水泥厂需要的工人可就多了去了呢。
……
发现建筑力学真有意思,前两天萧山一个女的不就把承重墙给打了么?
那么小一个地方的承重墙,居然害得一栋楼都成了危楼,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