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日时,官兵前锋抵建阳南平山下,建阳在整个建州来说也是算是多山,虽多山,经千年发展,田亩也并不算少。
沿山看去,青青郁郁,只要不是有矿藏开挖之所,到处都是青绿之色,哪怕是深冬之时,也是如此。
这和此时的代北完全是两回事了,代北之地,就算是春季,除了百姓所种植的作物之外,那是满眼黄色,绝见不到一丝半毫的绿意。
只是建州太多山地,整个州治,不管是城市还是集镇,村落,乃至田亩,只有少数的平原区域,其余的建筑或田亩,或是在丘陵之上,或是沿着山坡建造和耕作,整个福建路的情形,其实大抵如此,只有福州一带有广袤的平原,也是闽江等水流逐渐冲击而成。
官兵入建州之后,便是满目疮痍,李开明的坚壁清野之法做的相当到位。
至十九日后,赵王连续下严令,各军加快行军步伐,甚至为此训斥了好多位厢军的厢都大将,禁军诸将,也多被斥责。
在严令之下,各军勉强提高的行军速度,而相当明显的是,哗变逃离的厢军也骤然变多,甚至在行军之时,道路两旁有不少厢军将士倒毙于途的尸首。
十九日傍晚,官兵少量的哨骑与流贼哨骑遭遇,
双方在南平山脚附近的几处丘陵厮杀,打马对冲。
贼兵多戴范阳笠,或包着红色头巾,这是在中原肆虐时的标准装束。
而贼兵却是多束甲,多半是正经的铁鳞甲,也有不少匆匆打制而成的扎甲。
铁甲之内,尚有皮甲或绵甲,双甲在身的敌骑,呼啸而至,数十骑为一股,啸聚千骑左右,在丘陵四面八方逐渐汇集。
开始时几十人规模的哨骑战,很快便是以官兵惨败告终。
禁军骑兵极少,加起来不过二百余人的规模,还多半是哨骑,斥候,还有军中传令,将领私兵护卫,在哨骑战逐渐加大规模之后,禁军诸将把骑兵全部放出,希望能打出一个开门红,然而贼兵不仅骑兵越打越多,渐成兜剿之势,并且皆有铠甲,只是少铁盔。
而禁军骑兵匆匆汇集,缺乏对冲的经验不提,连铠甲亦不如贼,多半禁军骑兵只有皮甲或绵甲,因为其原本就是哨骑斥候,无需铁甲。
而以意志,壮勇,兵力,铠甲,样样俱不如人,惨败自不待言。
好在骑马逃走速度极快,入暮之前,当赵王一行抵达战场附近时,骑兵战已经结束,官兵惨败,折一百六十余骑,只有数十骑逃回本军大阵之中。
至此招讨官兵缺乏对应两翼敌骑骚扰的办法,甚至隐隐有后勤粮道被袭之忧。
赵王不得不将一万多厢军后撤,沿途设营,保护自己一方的粮道不被骑兵袭扰。
待二十一日时,大军抵南平山下,可以用肉眼看到起伏不停,犹如惊涛巨浪的大山,也能看到山脚之下,在不少荒芜的农田和废弃的村落之前,有筑在三尺之高的城基之上,方圆四里左右的建阳县城。
大魏县城,府城,包括京师大体就是这样建筑。
除了少数山城军堡之外,城池多建造在水流一侧,除了战时当护城河之外,也是方便城居民取水,否则仅凭水井,城市用水根本不能得到保障。
建阳县城方广四里余,平时有百姓五六万人居于其中,由于铁矿众多,贸易兴盛,城中商行店铺极多,来往的客商也并不少。
城外有几条可容两辆大车并行的官道,官道俱是以夯土压平而成,县道或州道的规制大抵如此,比较狭窄,两侧亦未植树和有排水沟,所以年久之后,中间凹陷,两侧凸起,再有时间长不行车马行人之后,便是荒草从生了。
眼前的建阳县城在望,四周村落几成废墟,官道亦寥廓无人踪,惟有贼骑隐隐在南北两侧,偶见烟尘,使得官兵大队惊疑不定。
六万余厢军和一万余禁军,加上数千民夫,沿途开始扎营下寨。
赵王以厢军保护身后粮道,但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大王,此战宜速攻,不宜拖延时日与贼对峙。”刘广泗虽然骄纵自负,但毕竟也是打了三十年仗的宿将,眼下情形,特别是骑兵战不利,也使得他隐隐有些警惕,诸将簇拥赵王观察敌情之时,刘广泗便是直言道:“军粮不继,饷械不足,厢军的军心涣散,于今之计,惟有速战而胜,剿贼之后得军需粮饷,赐下以安军心。”
此语一出,倒是真的士气大振,颇有几个厢军都指挥在搓手,有些食指大动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