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前走了十米不到,我们便来到座假山旁。山高五六米,有陡有缓,隐隐可见上面有手工做成惟妙惟肖的门庭走廊人物山林,做工十分精致动。
走到我们走到了山阴面,梁石步跨到石山上,在与他双眼平齐的几个小人身上扭动了几下,这石山竟然裂开道缝隙,丝柔和的光线便透了出来。
密室这便是梁家密室所在原来当初老头所在的那间房里并没有真正的密室,我看到这里,隐隐猜测梁石的心境恐怕又有转变,否则他绝不会带着我们来到这里。
沿着旋转的石梯路而下,然后又沿着条甬道拐了几拐,虽然我不知道此时的具体方向,但我已经猜出这密室不是通往地底而是通往山中
直到我们走到甬道尽头,来到座丈高的石门前,那石门两侧的壁灯便自动亮起。石门很简单,没有什么花俏威武的雕刻。有的只是以石门门缝为楚河汉界,左右两扇门上各有个米长宽的棋盘,伸手可够,上面像是被固定了些散乱的棋子,盘残局。
梁石也不废话,走上前略略看了眼,便将左手方的几枚棋子接二连三的挪了位置,只听阵“喀拉喀拉”的机关声响起,响毕之后两扇石门竟然自动就向后滑去,让人看得叹为观止。
然而这还不算,最让人震撼的是石门打开后的景象。
只见这空间竟然仿若我龙戒里的空间大小,从前到后,从左至右摆满了大小统的石头书柜,那书柜根连地面毫无接缝,书柜里摆满了用真空袋密封的各种书籍竹简,密密麻麻的眼都望不到边
书柜共分九列,每个排头的书柜上方都雕了只造型古朴逼真的石龙,分别代表九龙宗各家。
那书柜看上去好像是在开凿之时,直接将山腹内石头凿空,然后打磨的而成,历经如此时常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梁石直在向前走,丝毫没有停留。而梁玉看到我震惊于眼前的景象则是拉了拉我的手,轻声道:“这就是普通的藏书阁,九龙各宗的记录大部分都在其中,当然还不止这些,其中也有些这么多年来的孤本秘事。走吧,这不是核心部分,以后你想看我带你来看就行了。”
我听了不仅咂舌,我无法精确核算,但看看这阵势,已经不下几万本卷,就这居然还不是核心
跟着梁石和梁玉直向里走去,走了二十多分钟才走到尾部。
在尾部是面人工凿出来的巨大石墙,正中也有个如同正门大小般的石门。
只不过这次门上课没有什么棋盘,只是左侧门上有个固定着的古筝;而右侧石门上是个很久以前那种练毛笔字的沙盘,我很惊诧那盘中黑色沙粒是怎么保持垂直状态下不坠落的,于是拉了拉梁玉的手向那个沙盘努了努嘴。
“磁石打碎磨出来的磁铁沙,那沙盘是铁的。”梁玉低声说了句便继续去盯着他父亲的背影,直留下脸懵逼的我。
梁石先走到左侧石门前轻轻的拨动了几根琴弦,时快时慢,挑拨抚按无不用。就在他停手后,石门门缝中响起了相似的机关声。他又走到右侧石门上抓起只吸在棋盘上的毛笔,在磁沙中写了个“梁”字的部分。
但他并不是乱写,当他的笔尖扎入磁沙时会发出“兹兹”声,中途他似乎写错了个点,那磁沙竟然瞬间归位,原来写的痕迹也消失不见了。
“你......来写吧,我心事繁杂,意境不到。”梁石叹了口气,将毛笔归位,对梁玉说了句便闪到边不再出声。嫂索.燃欲
梁玉面无表情,吸了口气走上去,提笔便写,只是三两下便写完。就在她写完之后,那两扇石门之中又响起阵机括声,石门便再次缓缓滑动开了。
我看到这里已是脸懵逼,都说现在的人聪明,可看看古人的智慧,单纯的用双手便创造出如此复杂精密又满是意境的机括,真是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
之前是“棋”,现在是“书”和“琴”,以梁家自称的“刀笔吏”,自然是以“文”传家。这“琴棋书画”只缺了个“画”,想必用在最后是最关键之处,这不由让我悲戚之余有些期待。
“看来我确实不适合做着传人......”梁石看到自己的女儿瞬间便写完那个字,而且丝毫不错。不由周围轻叹起来。
听到他这样说,我不由暗忖:心乱行则乱,真不知道他早干嘛去了。
也就在石门完全打开后,梁玉尖叫声,顿时泪如雨下。
只见其内是间两百余平的石室,正中方石床上,那闭目长睡的,正是梁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