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虽然算是韦后的心腹,但是,人家韦后在宰相班子里占着绝对优势,多他yi个不多,少他yi个不少。
如果能用他的辞官,换崔耕出外,岂不是美滋滋?
再加上李隆基势力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郑灰溜溜下台的惨状。
当然了,崔耕也没那么容易乖乖就范。
他提出,这次攻打新罗,跟以前攻打高句丽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自己要河北道,山东道,乃至安东都护府的军政大权。
军费自己筹,兵马自己征集,三年为期,打败新罗。
要不然,这活儿太难,谁愿意干谁干。
崔耕的要求也太不合规矩了。
军人的军费能自给,这就是独立的先奏,这跟让崔耕裂土封王有什么区别?
顿时,朝堂上yi片反对之声。
最后还是工部侍郎张说出了yi个好主意,崔耕的要求可以答应,实在不放心的话,朝廷可以派出yi个监军。
有人问,监军被崔耕收买怎么办?监军和崔耕不合,造成内部掣肘怎么办?
张说表示这也好办,让当朝太子李重福去监军不就行了?当朝太子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岂能不卖力?
最关键的是,崔耕是推李重福上位的人,他们俩岂能不精诚合作?
没人问崔耕和李重福谋反怎么办。,这时候和唐玄宗的天宝年间不同,内陆府兵的战力并不弱。
崔耕和李重福若要造反,以yi地敌全国,必将yi败涂地。当初武则天称帝后,十分顺利的扑灭全国叛乱,就是这个原因。李隆基设计让李重福和崔耕出外,也是这个原因。
所有疑问都已解决,韦后极力撺掇,李显终于下了yi道圣旨,任命崔耕为新罗道行军大总管,河北道、山东道安抚使、安东都护府大都督。
给了他这么多官职,再不上任,也太交代不过去了。
崔耕终于欣然领命。
楚国公府内。
吴知跪倒在地,满脸歉意之色,道:“崔相,小人实在是对不住您啊!”
“等等!”崔耕yi抬手,道:“咱们有事儿说事儿,莫扣那么大的帽子。就凭你吴知,也配对不起我?”
吴知说道:“小的这几日冥思苦想,忽然发现。,您这yi步亏大发了。”
“你指的是,用郑辞官换本官出外?”
“正是。即便加上您的新官,也是个亏本买卖。如今陛下身体不好,太子和您俱皆出外。万yi京城有了大变,你悔之晚矣。”
“呵呵,关于这点儿,本官岂能没想过?不过你只知其yi,不知其二啊。”
“什么意思?”
“难得吴先生如此为本官着想,今日我就让你开开眼界。”
言毕,崔耕轻拍了两下手,道:“根海!”
“在!”
“去本官书房里,把书桌上那个摆件带过来。”
“是。”
功夫不大,脚步声声,宋根海拿着yi样物事出现在了吴知的面前,将红绸扯开,道:“吴先生,请上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