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幼娘道:那你和这个孩子,以后准备怎么办
肖五娘叹了口气,道:我们准备回眉州老家。说起来,先夫也不算被崔大人所害,怪只怪他时乖命蹇。当然,妾身这次来,也是希望崔大人能放过我们母子。
这个孩子取名儿了没有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他叫李泌,是个男孩,
李泌
崔耕在夹层中听到这句话后,脑中一阵隆隆作响。肖五娘和公孙幼娘接下来的话,他就再也听不见了。
李泌可不简单,此人参与宫室大计,助唐肃宗李肃稳定朝廷。运筹帷幄,协调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平定安史之乱,堪称肃宗一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历史上,贤相不少,但无一不是孔孟门徒。而这个李泌,却是货真价实的黄老门徒,一生崇道,以至于被后世之人称为神仙宰相。
历史上,李泌在开元天宝年间,正逢盛世,没什么作为。但是现在崔耕想到自己和李休之间的复杂关系,不由得连连苦笑。
他心中暗暗琢磨,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说李泌与我有杀父之仇,也不算牵强。会不会,他长大之后,辅佐李隆基,于我为敌呢平白无故树一大敌,这可真不好办了。
一直到公孙幼娘把肖五娘送走,崔耕都有些神思不属。
公孙幼娘轻轻一扯崔耕的袖子,道:诶,你觉得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就是那个韩归啊,你怕不怕
什什么韩归崔耕满脸愕然之色。
公孙幼娘白了他一眼,道:敢情你刚才在睡觉啊,枉奴家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告诉你,人家肖五娘说了,暗堂里有个叫韩归的人,受过李休的大恩。此人之才,不在古之陈平贾诩之下。只是他不赞同李休称帝的志向,才一直不得重用。现在李休已死,他就要想办法,为恩主报仇了。
真的假的崔耕眉头微皱,道:不让古之陈平贾诩这岂不是说,此人是阴毒谋士一类的人韩归手中有多少实力
公孙幼娘摇了摇头,道:韩归手下倒是没什么实力。不过,他偷偷离开了暗堂,留下一封信:必杀崔耕以祭公子。此人要是投靠了张昌宗或者武三思,你可就麻烦大了。
韩归
崔耕仔细回想后世的历史记载,貌似此人名不见经传。当然了,既然公孙幼娘如此推崇此人之才,应该差不到哪去,还真是不得不防。
但是,此人在暗,自己在明。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这可怎么办崔耕左思右想,没什么好办法,还是决定先增强自己的实力。
他想了一下,道:你现在的身份,是崔英的遗孀,还是很能做些事的。首先,有个叫杜暹的人,被陛下下旨,永不叙用。后来,此人投奔了崔英。现在崔英已死,杜暹应该生活无着了,你可以给他适当的接济,收为己用。另外,还有
崔耕滔滔不绝公孙幼娘听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打断道:我干了这么多年迎来送往的营生,早就厌烦了。现在你想让我重操旧业不成绝对不成
唉,这怎么算重操旧业呢崔耕循循善诱,道:以前你是什么身份说得好听点,是牡丹园主人。说不好听了,那就是算了,我不说你也明白。以前那些文人士子,有几个是打心眼里尊重你的现在可不同了,你是一品的中山国夫人,是他们想办法奉承你,而不是你想办法奉承他们这其中的区别,你好好想想
那岂不是说即便我丑如无盐,他们也得夸我颜比西施嗯,有点意思。公孙幼娘当时就有些意动。
崔耕又劝道:另外,这不还有个杜暹吗此人精明能干,保管能把牡丹园你打理的井井有条。你想露面就露面,不想露面就交给杜暹打理,岂不妙哉
那人家杜暹,能乐意吗
他饭都快吃不上了,有啥不乐意的再说了,这个差事,可是照顾老师的遗孀,多好的名声到牡丹园当个大总管,已经是他最好的出路了,
这样啊。公孙幼娘点头道:行,那奴家就先试试。
这边崔耕筹谋对付韩平,却不想,另一边,已经有人在算计从剑南道归来的他了。
梁王府,一间秘室中。
武三思召集了侍御史周利贞冉祖雍,太仆丞李悛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以及国师胡超,一起商量对策。
武三思往四下里扫视了一圈儿,道:诸位,崔耕的查案之能,天下无双。本王虽没有刺驾的心思,但三阳宫刺驾案确实和我有关。若真让崔耕查出什么来,可就全完了。该怎么对付崔二郎,大家议一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