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个空当,崔耕颇有些歉意地道:若兰,苦了你了。
嗯夫君何出此言呢
崔耕往四下里看了一眼,苦笑道: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哪个新娘子不希望自己的婚礼风风光光的可是现在除了你们卢家人,还有我们崔家人,现场哪还有上分量的客人就是上官舍人,都只是送了贺礼哩。
卢若兰安慰道:二郎你这么想就完全错了。妾身的婚礼,在卢家人中,得算是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哩。
见崔耕目露怀疑之色,她继续解释道:夫君可还记得,这次迎亲之礼的二人小轿
事实上,崔耕早就非常奇怪了。
按说这年头成亲,唯恐人不够多,场面不够盛大。
就是平民百姓,新娘子都有非常华丽的马车坐。有门路的,甚至能坐上借来的官员乘坐的轿子。
但是卢若兰今天却是一乘二人抬的小轿,以崔耕和五姓七望的身份,这也太寒酸了吧
他疑惑道:若兰你的意思是
夫君久居清源,只知我们五姓七望的风光,却不知道,这几十年来,我们五姓七望在成亲之时,低调得很呢
经过卢若兰的一番耐心解释,崔耕才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
自从大唐立国以来,朝廷对五姓七望频频打压,到了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9年,达到了顶峰。
李治亲自下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
这诏书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以后五姓七望之间不得互相通婚,否则就有性命之忧。
以五姓七望的骄傲,当然不会乖乖就范,于是乎,他们就偷偷成亲当官府监察没那么严密时,半夜三更,以一乘二人小轿,偷偷把人送过。
朝廷问起来,我们这既不是娶妻也不是纳妾,就是男男女女不知怎么回事就滚了床单了,一没留神就生了孩子了,你管的着吗
又过了二三十年,朝廷见没什么效果,这条政令也就不废而废了。但是,低调成亲,以二人小轿迎人,却成了五姓七望的传统。
甚至有些高管贵戚有意效仿,二人小轿的迎亲仪式,逐渐在小圈子里流传。
崔耕苦笑道:即便如此,五姓七望那是被逼的,为夫却是人人不肯沾边。总而言之,是我对不住若兰啊。
卢若兰白了他一眼,道:夫君这是说得哪里话我们夫妻一体,祸福与共,谈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好了,莫胡思乱想了,吉时已到,咱们过去吧。
那边香案已经摆好,只待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婚礼仪式就算结束。
可正在这时
闪开,闪开
一个三十来岁,剑眉星目的中年男子,闯入了大厅之内,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呵呵可让我赶上了二郎,你不够意思啊,怎么成亲之礼,也不给我这当哥哥的撒请帖啊
其人正是武则天的亲侄子,伏远侯郭恪。
这事还真是崔耕有点理亏,他考虑着,一来,郭恪远在赵州,无令不得反京,给他发请贴也没什么用;二来,王孝杰是兵部尚书,郭恪是在王孝杰手底下讨生活的。他跟自己来往过密了,被王孝杰穿小鞋怎么办在战场上被穿小鞋,那是闹着玩儿的吗
崔耕躬身行了一礼,道:还请郭哥见谅,小弟现在一身霉气,实在怕给你找麻烦啊。
麻烦本侯还还真不怕麻烦郭恪眉毛一挑,傲然道:你的事儿我已经听说了哼,咱郭奉先行得正走得端,凭王孝杰的名头,还吓不倒我
郭恪来都来了,崔耕还能怎么着他端起一杯酒,道:那小弟就多谢郭哥为小弟撑腰了了
好,咱们走一个,愚兄也借此酒贺你新婚之喜
眼见着崔耕和郭恪亲热至极,在场的一些低级官员不由得暗暗高兴今天咱们这冷灶烧对了,有伏远侯罩着,崔著作倒不了凭他的本事,何愁日后不一飞冲天
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呢,忽听得大厅外传来一阵朗笑:伏远侯,你真不怕本将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