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一提俗曲,世人先带上三分鄙薄之意。哪怕这俗曲文词优美曲调动听,但评审都是来自各州府县衙有头有脸的人物,谁会放下身段和颜面去承认
于是乎崔耕又想到,既然如此,那就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势,将这些俗曲串联起来。
这种艺术形势就是戏曲。
其实此时已经有戏曲的前身参军戏了。
不过,参军戏虽然有情节有唱腔,却是以滑稽取乐为能,而且并无美女唱曲之事。
直到二十多年后,李隆基建梨园,从小教授俊美男女音乐表演,戏曲的雏形才会出现。
故后世的戏曲班子又称梨园行,且拜唐玄宗李隆基为梨园祖师爷,又叫梨园神。
现在让李云莺把一首首俗曲串联起来,和其他妓子表演一场简陋的戏曲,不仅能给评审们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还能让众人暂时分神忘去俗曲格调不高这回事。
至于表演的曲目,崔耕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是曲词华美的西厢记。
不过稍有改动,崔耕是按照西厢记的唐时原版莺莺传来讲述的,对张生最后始乱终弃的结局做了修改。
另外,女主也不能姓崔,甚至不能是出身于五姓七望的姓氏,要不然崔湜准得翻脸。
心中稍稍做了版本改动之后,说与三人听。
三个人听后面面相觑,既觉得崔耕的提议令人耳目一新,可行性极高,又担心会不会太新潮了,最终世人接受不了以至弄巧成拙。
崔耕无奈地耸耸肩,摊摊手道:本官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术,要是还不行,也只能请李小娘子另作他途了。
崔湜和郑愔犹豫地看向李云莺,齐声道:李小娘子,你说呢
李云莺凝神细思了片刻,正色道:妾身心意已决,就听崔县令的,还请两位公子施以援手。
郑愔还是有些迟疑,道:我们哥俩闲着也是闲着,当然没问题。但是小娘子你,这一旦演砸了
没关系,妾身已经想好了。
李云莺洒脱地笑了笑,道:大不了不当这个官妓头牌呗,也没什么了不起。风月行当,历来便是新人换旧人,早晚会有那么一天的。
崔湜和郑愔哥俩对视了一眼,应道:李小娘子既能这么想,那我们兄弟俩定当竭尽全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吾等共勉之。
李云莺起身,肃然一拜,道:谢过两位公子。
接下来就没崔耕什么事儿了。
离花魁大会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紧急,李云莺向张潜请了假,连同几个妓子,与崔郑二人一起,专门排练莺莺传。
时光似箭,转眼就到了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江都县衙,内宅。
唉~~
悠然喟叹,透着遗憾
想到今日就是花魁大会,无数美女在台上争奇斗艳,自己却没有眼福一观,崔耕不由得幽幽一叹。
咣当~~
正在这时,窗户响动,一袭女装的崔秀芳出现在他的面前,促狭道:崔县令何故长吁短叹啊莫非是想着花魁大会上的美人
没有当然没有。崔耕口不应心。
崔秀芳白了他一眼,道: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来吧,跟我走
去哪
当然是花魁大会了。
啊崔耕先是一喜,随即满脸失望之色地道:别逗我了,没有请柬咱就没评审资格,进不去的。难不成你要我为了这点破事儿,去求张老头
崔秀芳得意地笑了笑,道:不用求张刺史,妾身已经安排好了,绝不骗你
真的假的
崔耕将信将疑,随崔秀芳出了县衙,来到扬州城外。
好家伙
但见护城河上挤满了密密麻麻地小船,百姓们呼朋引伴,扶老携幼,好不热闹。
难怪崔秀芳今天难得的一身女装来见自己呢,她这身打扮在人群中并不算显眼。
崔耕好奇地道:你别跟我说,这些人都是去看花魁大赛的
当然,如此盛会,扬州百姓岂能不去看热闹
可可他们
打死崔耕也不信这么多百姓都得了请帖啊,不由问道:什么情况啊,没请帖他们去凑个蛋的热闹
亏你一个堂堂县令,满嘴脏话就跟市井泼皮似的
崔秀芳横了他一眼,道:跟妾身走就行了。怎么还怕我卖了你崔大县令啊
崔耕道:那哪能呢
随着崔秀芳上了早已雇好的小船,顺流而下,没多长时间,就进了扬子江。
又前行了一盏茶的时间后,眼前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