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仪仗浩浩荡荡行过街道,行人规避,道路清空,左右骑马竖旗,紫幡迎风。
甲胄开道,车驾八匹之数。
金碧辉煌的马车内,姜衍闭目养神,长指搭在膝盖,轻轻点着。
时长五月的战事终于落幕,时日同齐国太子算的不差,果然在夏使节团入王都前,夏国结束了纷争。
凉地三十四座城池,齐只得一十二座,其余尽入夏国。
这几日朝会不断有臣子上奏,弹劾齐于边关战事失利,责在东宫。
群臣纷说,有浑水摸鱼之徒,暗中诋毁东宫,齐皇也生不满,王公贵族中站队竟悄然变化,确实给太子带来不便。
姜衍这几日都在忙于此事,且战后齐夏如何交涉,又怎能利益最大化,这些都需东宫拿主意。
朝堂风口突变,若说无夏国暗中出手,姜衍定然不信。
夏使节团入都不过两日,就给他生出许多麻烦,虽没到伤及根本的地步,却也累人心神。
国使节团,竟短短半日全部搬离别苑,尽数归附夏国使节团。
这些自然要瞒着女娘,明瑟院封锁严格,消息一丝都透不进去。
主领晏当木峰二人书信,自是再也递不进去东宫。
可过不了几日,女娘定然生疑,届时寻齐国太子质问,姜衍尚不知如何回应。
念及此处,齐国太子忍不住皱眉,夏国使节团为首者乃夏国兵部侍郎李淮,上京大氏族李家郎君,年少成名,是夏皇潜邸心腹,如今夏国重臣,此人不可小觑。
可断然也不能做到刚入都城,就收服商队诸人,唯一可能便是,商队里之前就有夏皇安排的细作,且在商队中话语权不低。
齐国太子猜的不错,此人乃商队医士,自陆路改水路时,辗转入船。
一路为女娘诊脉看胎象,信鸽不知传了多少回,手脚干净利索,愣是没被发现。
八方学宫。
齐国太子入庭院时,便见廊檐站着一人,群人以他为首。
夏国尚黑,朝服以黑为底色,依照等级绣着鸟兽图纹,头髻一丝不苟,严肃板正。
等那列深紫官服的朝臣走近时,廊檐之人走下台阶,他身后的夏使臣紧跟其后。
“夏使节李淮,拜见齐国太子,太子千秋。”
李淮双手合掌于前,肩膀微躬,低下头,话语不卑不亢,尽显大国风范。
姜衍温和一笑,平淡道:“李大人不必多礼,孤久闻李大人贤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淮嘴角微勾,客套疏离中带着恭敬,“今日求见齐国太子,多有叨扰,还请齐国太子见谅。”
姜衍淡笑不语,抬步入内,李淮慢上两步,再入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