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僵局之中,坐在角落里负责记录的陈扬,不动声色地微微皱眉。
其实从录音事件刚爆出来那会儿,他就觉得事有蹊跷。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对杨朝山也算是挺了解了。
虽然杨朝山是性子比较急,但平日里给他的印象是个实干派,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像是会被金钱收买、搞利益输送的腐败分子。
另外,他也知道,宁海政坛看起来一团和气,其实里面的水很深,主要分为两大派,其中一派以张书记为首,这一派的人多为从省里或者是其他地市调过来的干部为主,被人戏称为“空降派”。
而另一派则以本地土生土长的干部为主,被称为“本土派”,其中的领头羊便是市长黄宝轩!
虽然两派的实力都很强,但总起来说,肯定还是空降派压本土派一头!
或者说,张书记压黄市长一头!
市委副书记杨朝山,便是张书记阵营中最重要的盟友,没有之一。
而且,这段录音出现的时机太微妙了,不偏不倚,刚好卡在拆迁工作受阻、各方矛盾激化的节骨眼上,背后若说没点猫腻,他是打死也不信。
因此,他便找到了大学时的校友张辉,如今张辉在国内一家顶尖的AI公司专研音频技术,要是有人能识破这录音的破绽,非他莫属。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学院的,但是他们都酷爱跑步,经常一起跑步,还一起参加过几次马拉松,关系很好。
于是,他就跟张辉通了个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让他帮忙对这段录音进行技术分析。
张辉没有推辞,爽快的应了下来。
时间已经过去两天了,张辉还没有给自己回复。
眼看着会议室的气氛如此焦灼,张书记、杨书记两人被黄宝轩阵营的人逼得下不了台,他不由得掏出手机,发了个信息询问张辉,那段录音分析的怎么样了!
很快,张辉就给他回复了信息:“陈扬,有眉目了!这段录音是合成的,里面有明显的音频拼接痕迹,我给你出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你拿这个肯定能帮杨朝山洗清冤屈。”
随后,张辉便发来了一份分析报告。
看着这份分析报告,陈扬如获至宝,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径直走到了张书记身旁,低声在他耳边言简意赅的汇报了这个情况。
张明山眼睛一亮,从陈扬手中接过手机,打开报告,快速翻阅起来。
其他人不明所以,一个个眼神复杂的看着张明山和陈扬,想知道他们在搞什么把戏!
终于,黄宝轩有些不耐烦了,再次用眼神暗示自己阵营的几个常委,给张明山施压!
就在这时候,张明山却不慌不忙地开口了:“各位同志,先别急着下结论,我这儿有份新证据。”
说着,他示意陈扬把录音分析报告在会议室的显示屏上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