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玄衣,下身赤裳,衣裳上皆有作为装饰的章。腰间用来佩剑的剑鞘,还有黄金错落于上。
至于绶带及其他的物事,亦是不凡。
大绶为赤绶,四采,淳赤圭,长两丈一尺,宽一尺二寸。大佩与天子同,系玉佩所用丝绳为赤色。小绶色彩与大绶一般,为四采。
至于脚下,也是着形制与天子同的赤舄。即一种大红色,厚底翘头,其上还有装饰的的鞋子,常常在祭祀时所用。
颇有些眼热的看着漆盒中华贵的冕服,繁钦开口喊道:“主公,此地又无外人,何不穿戴齐整,让我等一观风采?”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响应,皆是鼓动王苍穿上冕服,让众人一观风采。
毕竟,在座众人,哪怕是颍阴荀氏的祖上,亦是未曾做过三公诸侯的。虽然荀攸不说话,但他眼神还是盯着漆盒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可王苍刚想开口,门外就有亲卫前来通禀:“主公,门外有客来访,其人自称祁县王允,还递来名刺。”
话没说完,典韦便走到这名亲卫身边,将名刺取过,而后双手递给王苍一观。
祁县王允!
听到这话,王苍心中一跳,暗呼糟糕!
自己到洛阳五日,个中事务不少,却是忘记去王允家拜谒了!
如今自己不去,王允就亲自来了,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想到此处,王苍额头瞬间浮现出一抹冷汗,手中的小小木牍也如同千斤一般重。
看了眼木牍正中的一行小字,其上书:侍御史王允!
好在,荀攸作为王苍手下头号谋主,听到适才亲卫说的话,便知道王允此番定然来者不善。怕自家主公慌了神,赶忙起身来到其身边,小声说道,
“主公,既然是王公来访,这又何须担忧。只需大方示人即可。”
听到这话,王苍心神一定。脑中一转,便想明白了问题关键,当即开口说道:“吾族父来访,诸君且歇息一阵,这冕服,日后有祭祀再看亦不迟。”
众人亦不是蠢人,知道祁县宗家与云中王氏的渊源,当即起身口称告退。
待到众人散去,王苍看向王延寿,说道:“延寿,我去前门迎贵客,稍后将枣诋、繁钦喊来,让他二人作陪。”
说到这里,王苍复看向典韦,说道:“至于典韦,此刻你的通缉还在,先暂避一阵,待到族父走时,你再出来。”
说罢,王苍抬脚就往外走去,但刚到门口,便忽然想起侨儿与阿母一同回过太原郡,为外祖父奔丧,应认得王允,赶忙扭头喊道。
“延寿,再去将侨儿姐和霜儿等女眷请来。”
“唯!”
说罢,王苍一路小跑,径直往前院奔去。
由于这处院子不小,等到王苍和荀攸一路小跑过来时,王允已经在此等候了快一刻钟!
虽然等待时间比较长,但今日碰见故人之女,令王允大为宽慰,一边安慰蔡琰,一边聊着与蔡邕相识的趣事。
蔡琰此刻无依无靠,正愁无人能助家翁一臂之力。王允的盛名在外,桓帝时,便敢不顾大赦,捉拿赵津这等得势的小黄门。加之为人又刚正激烈,是个一心为公的清正之人。
是以,在蔡琰的连声哀求下,王允心中一软,便满口答应帮她上书天子,陈赦免蔡邕之罪的事。
见王允答应,蔡琰拍了拍看着不大,却又有些规模的小胸脯,不顾地面湿滑,拜倒在地,连声感谢王允的援手。
正当此时,王允刚准备去扶蔡琰的时候,王苍家那紧闭的院门就轰然打开,王苍一马当先走出。
先是看到一年约四旬前后的中年男子,又看见一席淡蓝罗襦裙,在地面拜倒的少女,眼神略有些惊愕。
但很快,王苍也跟着拜倒在地,口称:“族父在上,侄儿王苍拜见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