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我闪亮登场。身旁的工作人员就像专业的赛场助手,早早地将我的工作台面擦拭得一尘不染,各类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的环境仿佛在为我奏响激昂的出征序曲。我目光扫视一周,依据即将开启的烹饪之旅所需,果断伸手握住了一把锋利无比的片刀,那刀刃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似在诉说着即将雕琢美味的使命。熟悉我的挚友们,倘若此刻目睹这一情景,心中想必已猜到我即将施展的厨艺魔法。没错,正是简易版的“文思豆腐”,不过,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复刻,我大胆地在原有配方基础上做了巧妙创新,增添了一样独特的主料——鲢鱼丝,与此同时,减去了火腿肉和鸡脯肉这两样常规却略显普通的配料。
谈及配料的选择,实则无奈之举,现场提供的食材种类有限,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即便如此,我也在有限的资源中精心筛选,敲定了香菇、青菜、虾皮和枸杞这几样看似平凡却暗藏玄机的食材。香菇,那独特的菌菇香气能为菜品注入浓郁的风味;青菜,鲜嫩翠绿,不仅增添视觉美感,还能带来清新爽口的口感;虾皮,别看个头小,却是鲜味的浓缩炸弹,小小一把便能让整道菜的鲜味提升几个档次;枸杞,色泽艳丽,兼具滋补功效,既能点缀菜品,又能融入营养元素。
比赛的号角正式吹响,我立刻全身心投入战斗。首当其冲的便是处理鲢鱼,这可是个技术活儿,需要十足的耐心与精湛的技巧。我稳稳地握住手中的刀具,动作行云流水般流畅,先是精准地将鲢鱼肉中的大骨剔除,那过程如同外科医生做手术般精细,不容有一丝差错。紧接着,目光如炬,一根一根地将鱼刺拔出,鱼皮也顺势剥去,红肉部分更是清理得干干净净,最后将处理好的鱼肉切成细丝,放入清水中浸泡,清澈的水流如同温柔的怀抱,慢慢带走鱼肉的腥味,为后续的美味奠定基础。处理完鱼肉,我把鱼骨洗净,安置在一旁火力凶猛的猛火灶上,利用大火的威力全力吊制出一锅如牛奶般白皙、鲜香四溢的鱼汤,这鱼汤可是整道菜品的灵魂所在,后续的鲜味都将源于此。然而,此刻的我却看似“不务正业”,在吊汤的关键时期,毅然转身去处理烹里脊所需的食材。
时间紧迫得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闹钟,滴答作响,分秒必争。赛事进程愈发紧张,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心头敲响一记警钟。我将里脊肉切成了小长条,笔画着我需要的最佳形状。这一举动仿若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哇,这个能叫肉丝吗?就这水平还能来参加比赛?”质疑声、嘲笑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在赛场中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嘘”声一片。可外行人哪里知晓,他们看到的仅仅是这表面的“不专业”,内行人却能透过现象洞察我此举背后的深意。好在主持人经验丰富,在赛场高手的及时点拨下,赶忙站出来维持秩序:“安静一下,大家不要干扰选手,要是有评论,稍等片刻,有的是你们发表意见的的机会。”这一声呼喊如同定海神针,赛场很快恢复了原本有条不紊的秩序。不过,经此一遭,倒也让大部分人的目光聚焦到了我身上,无形中为我增添了几分关注度。
面对这场外的干扰,我仿若置身事外,神色未改,心无旁骛地继续手中的操作。我拿起比赛发给我的里脊肉,将其放置在干净的案板上。稳稳握住锋利的刀具,以均匀的力度将里脊肉切成厚度约为0.7厘米的厚片。要求每片的厚度尽量保持一致,为后续操作奠定基础。切好的厚片依次整齐排列在案板一侧。
接着,用刀背将切好的厚片逐一排一遍。敲打的力度需掌控得当,既要让肉片的纤维适度松散,又不能将其敲打得过于破碎。每一下敲击都似一场温柔的按摩,促使肉质变得更加嫩滑,厚度也会在敲打下略微延展,约达到0.5厘米左右,此时肉片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纹理更加清晰可见。
经过敲打处理后的肉片,再一次被置于刀下切去5厘米外多余部分,让条保持长短一致。再一次,将刀与案板垂直,以精准的刀法切成粗细均匀的小长条,宽度控制在0.5厘米左右最为适宜。这些小长条形状规整,每一条都饱含着精心处理后的鲜嫩质感,放入碗中,准备迎接下一步的蜕变。随后,加入适量盐、料酒、鸡蛋,胡椒粉腌制,让味道均匀地融入肉条,料酒的醇厚香气迅速弥漫开来,胡椒粉则增添了一抹恰到好处的辛辣,三者协同作用,充分入味去腥,让肉条静静蛰伏,等待美味绽放的那一刻,取另一口锅加入色拉油预热。鱼丝经过浸泡已经发白,早已经没有了血色,捞出沥干。
与此同时,配料的筹备工作也在同步高效进行。彩椒宛如色彩斑斓的宝石,被仔细洗净后去籽,切成与里脊肉条相仿的长条状,它们鲜艳的红、黄色彩,不仅能为菜品增添视觉上的冲击力,更为后续带来丰富的维生素与独特口感。洋葱也不甘示弱,剥去外皮,切成条,洋葱独特的辛辣香气开始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另一边,取适量面粉、生粉、吉士粉,泡打粉按照比例在一个碗中巧妙融合,打入一个鸡蛋,蛋液的金黄为这三种粉的混合增添了一抹亮色。随后,慢慢加入清水,手中的筷子仿若灵动的指挥棒,边加边搅拌,直至调成浓稠度适中的面糊,那面糊似丝滑的绸缎,放置一旁,宛如蓄势待发的战士,随时准备为肉条披上华丽战衣。此时,千万别忽视凤梨的打理,将其去皮切成条,放入淡盐水浸泡5分钟,盐水如同温柔的清洁剂,带走凤梨可能残留的涩味,捞出后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凤梨条变得干爽脆嫩,只待下锅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