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察觉出他们的不凡,一来是听众人对他们的赞誉,二来是亲眼目睹他们在培训中的专业表现。
这基层举办的比赛,受限于诸多因素,一般较难涌现出令人惊叹、极具创意的菜肴。毕竟选手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决定了菜肴的整体质量,所以比赛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规格也高不起来,大型公司权衡之下,不太愿意赞助这类活动,反倒是一些小型公司,想着借此机会露露脸,为自家品牌宣传时增添几分底气,愿意慷慨解囊。
此次比赛,民营企业“新达来”调味品有限公司出资赞助,场地则由“来相聚农庄”友情提供,各方通力合作,也算各得其所。这也是培训期间了解到的信息,另外,理论考试时间定在三天后,地点依旧是文化馆。
在珠海文化站的精心组织下,由“新达来”调味品有限公司和“来相聚农庄”赞助的初级厨师比赛,即将拉开大幕。我望着窗外,心中满是憧憬与斗志,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场比赛中全力以赴,让自己的厨艺绽放光芒。
仔细研究小雅给的资料,我发现其中有些技师内容不在此次考试范围内。备考时间紧,我起初犹豫要不要钻研,可静下心来,我深知自己志不止于这场考试冲击高级职称,而是向往在厨艺路上长远发展。像兰老、居师傅这些名厨,是我仰望的高峰,我明白自己还差得远。虽说短期目标是拿下技师职称,但这背后承载的不只是我个人雄心,还有小雅的殷切目光、师父们的教导,它们推着我前进。
粤菜是我厨艺提升的短板,虽说烹饪底层逻辑相通,可不同菜系在食材、调味、火候上各有特点,如粤菜重食材本味,追求清、鲜、嫩、滑,就和我熟悉的菜系差别很大。为弥补短板,我找来粤菜经典菜谱、研究名厨烹饪视频,还虚心请教。每次尝试做粤菜,从食材处理的小心翼翼,到调味的精准把控,都让我对烹饪技艺有新认识。我深知精湛实践源于深厚理论,没有扎实知识储备,技艺提升就是空中楼阁。所以,即便这部分技师资料不考,我也学得认真,因为今日点滴积累,都将助力未来厨艺进阶。
回首备考时光,我感慨万千。考试结束,我静下心重翻资料,发现今年考试范围与往年大体相同,仅新增了部分内容,食品安全板块规范更细致,足见行业对此愈发重视。庆幸的是,资料约98%都在小雅所给范围内,只需额外记少许更新知识点,复习周期大幅缩短,让我得以聚焦关键处。小雅给的资料里有部分技师内容未考,但我仍认真研习,因我志不止于此,技师职称虽是当下小目标,长远来看,我肩负众人期望,不敢懈怠。
说起来,粤菜一直是我的短板。虽说烹饪的底层技巧在各类菜系间有相通之处,可不同菜系的特色、讲究差别还是很大的。这段时间通过学习粤菜知识,我感觉自己的厨艺认知有了质的飞跃,深知一切实践都得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所以丝毫不敢马虎。
这些天,我和小雅都像上了发条似的,除了偶尔在手机上简单打个招呼,其余时间都各自为战,向着目标全力冲刺。
考试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通往考场的小径上,我怀揣着梦想与期待,脚步轻快地走向考场。考场里,一百多位考生分布在三个考场,那阵仗、那严格程度,恍惚间让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青涩懵懂的中考时光。那时的我,迷茫无措,成绩一塌糊涂,没了别的选择,最后只能报考烹饪学校,想着学一门手艺傍身。
可如今的我已然不同,站在这考场门口,深吸一口气,自信满满地走了进去。看着考场里年龄各异的同行们,大家的眼神里或是紧张、或是坚毅、或是淡然,我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波澜。他们有的临考前还紧紧攥着复习资料,试图抓住最后几分钟再提升一点分数,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有的和我一样,气定神闲,显然是有备而来;还有的一副随遇而安的模样,似乎并不太在意这场考试的结果。
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杜绝一切可能的作弊行为,每个考场安排了两名监考老师,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摄像头闪烁着红点,仿佛在警示着每一个人。
我刚在座位上坐定,摊开试卷的那一瞬,目光迅速扫过卷面,大致看清了题型分布:是非题占20%,单项选择题40%,多项选择题40%。粗略浏览下来,心里不禁一喜,这些题目基本都在我的复习范围内,只有寥寥几个涉及到厨师技师的考核内容,不过这也难不倒我。
一位监考老师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另一位老师则沿着过道依次给大家发笔。“同学们,师傅们,首先欢迎大家参加这次考试,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试卷内容,80%的题目都在大家复习资料里面,10%做了适当延伸,还有10%涉及到了技师的知识,这也是为了拉开分数差距,避免同分,因为这一次奖励高级职称只有一个名额,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这个名额来的,所以大家认真对待。另外发到笔的同学不要急于考试,我说开始以后才能考试,任何违规行为都会扣分,如有作弊行为赶出教室,以后上黑名单。”
发笔的老师动作麻利,不一会儿,笔就全发到大家手上了。随着监考老师一声令下“可以动笔”,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刷刷刷”的写字声,大家都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成年人了,基本的考场规矩还是懂的,低级错误自然不会犯。我更是得心应手,不到十分钟,我就已经完成答题,本想着直接交卷,可念头一转,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了,如今在这行里也混了些年头,深知低调行事才能走得更远,于是我放下笔,又仔细审查了一遍试卷。
没过两分钟,林师傅第一个起身交卷,步伐沉稳,接着赵师傅也跟着起身,随后是一群年轻人,我见势也随着大流交卷,再看考场里,岁数稍大些的师傅们还在埋头苦思,理论考试对他们来说确实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