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姜玉影扬威约翰牛国。
却说姜玉影心中的那位“登徒子”李凡高,驱车来到了大理古城最大的寺庙崇圣寺。
若想探索威名赫赫的段家传承,当然不能跑去找段家的后人。
话说那段家的后人现在也不知道哪位才是长子嫡孙、嫡重孙,又嫡重重孙,他小白龙又没有人家段家的族谱,云省的段家后人,不说几十万,起码也有成千上万的吧?
自己找谁去?
即便是找到了,人家也懒得理你。
你以为你是谁?是我欠你钱,还是你给我钱呢?
还是算了吧。
这是要找人家的家传之宝,能不与人打交道就尽量减少打交道。
有了在武当山桃木剑得到传承的经验,李凡高直奔大理崇圣寺。
许多资料都说,这崇圣寺就是《天龙八部》所记载的天龙寺,要探索段家武功传承,到崇圣寺最合适不过了。
李凡高期盼着在这当代天龙寺的镇寺之宝里面,能不能像在武当山那样,要古物中保留着段家的武功精粹。
话说那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可是非常了不得,连当时天下武功第一的王重阳也佩服呢。
一灯大师能用大能之法把秘籍藏在古物里,也很正常呀。对不?
他心里想着,最好能找到几种段家秘籍,比如说一阳指,又比如那整个武林最高绝学“六脉神剑”啥的。
再不济,有北冥神功也好呀,呵呵。
想着想着,李凡高一边开车,一边自己也笑了起来……
崇圣寺位于洱海之西,点苍山之东,在云省大理古城北面约一公里处。
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崇圣寺在几百年前就名扬天下。
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几乎所有人都说这崇圣寺就是是金大师小说中“天龙寺”的原型。
这崇圣寺初建时非常宏大,历史资料有记载。
据《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竟达7里,建三塔,屋890,佛,铜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斤。
崇圣寺最出名的是崇圣三塔,这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叫千寻塔。
李凡高根据经典的网络文献资料,认好如果有传承,最有可能就是在这三个塔中。
按旅游攻略,他先去了文物陈列馆,在陈列馆里逛了一圈。文物即古物,如果有武学传承,很大几率会在古物之中。
三塔文物展馆区的陈列内容相对单调,主要是小佛像和阿嵯耶观音像,还缺乏文字介绍。
那些玩意儿不能导电,他在里面转了一圈,没收获,便直奔三塔景区。
到了三塔景区,李凡高才知道这三个塔游客不能上去,只能在
他在何宝物存放。
李凡高叹了口气,下了小山,走向崇圣寺山门。
里面景点很多,他依次参观天王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阿嵯耶观音阁和大雄宝殿,专挑古物观察,能摸的就用手摸,不能摸的就用精神力探查。
转悠了大半天,没有收获!
他把希望放在九龙浴佛和南诏建极大钟钟楼,
他先到钟楼,据说这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公元871年,也就是南诏建极年十二年,故名南诏建极大钟。
李凡高站在大钟旁,仔细观察面前的大钟。
这南诏建极大钟钟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饰六幅波罗密图案,下层饰六幅天王像,高约4米,直径约2米。
趁四周无人,他把手贴在大钟上。一道电流导入,二十秒后,收回右手,一脸失望。
没有传承,没有信息,啥反应都没有!
无意中他看到了旁边的注解:1997年,南京晨光机器厂设计铸造。
他娘滴,仿造品!
李凡高立即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