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还有呢?”
“还有?”吴永杰一时想不出,他感觉就是往前走50毫米不就可以了吗?还能有什么?
“浅绿同学,你来说说说看。”
“还需要往Z轴正方向移动半个板厚的距离。因为三合一的原点在胶粒的右侧中心处,需要移动到层板厚度的中心。”
啪啪啪!
沈宴深又是一阵鼓掌表扬,“正解,这个回答我给浅绿同学一百分。”
浅绿没想到会突然得到沈宴深这么高的评价,她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更高兴。
高兴当然是因为受到老师的表扬,更高兴的话,就是不知道这个表扬是不是有小鱼儿的加成。
吴永杰听到浅绿的回答,才反应过来,原来沈宴深说的是这个,看来自己的思维还是太狭隘了。
“左边的三合一坐标就是这样,接下来我们再看右边的三合一,和左边的有什么区别?”
“两边是对称的。”刘俊文第一次抢答。
“没错。那我们在软件里怎么来表达这个对称的结果?”
这一次没人再抢答,沈宴深也没有继续考大家,因为时间不太够,“准确的说,其实两边的五金并不是真正的对称,只不过三合一这个五金是在视觉上是前后对称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是在工件上左右对称的摆放。”
“实际上,右边的三合一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达到效果。”
沈宴深说完,就动手演示起来,将左边的三合一放在移动到层板上表面的中间,然后按住三合一的胶粒,目的是让它等下旋转的时候不至于乱动,按好之后,再缓缓将偏心件往下转了90度,接着再继续转了90度。
这样旋转180度后,再将三合一整体往右边移动到了对应的孔位处,刚好可以完全贴合。
众人这才了然,原来如此!
道理是懂了,就是将左边的三合一旋转180度后再往右移动呗,但是在软件里怎么表达?
“相信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疑问,就是旋转怎么来表达对不对?”
“对。”有人回答有人点头。
“那我接着讲,还是伸出左手,做好坐标轴的手势,然后再伸出右手,以x轴为例,用右手去握住左手的中指。”
沈宴深边讲,大家也都跟着一起做,还有半句没讲完,大家的手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握住了,预想中的画面也出现了:有的手指向前握着,有的人手指向后握着。
于是,赶紧接着说,“使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与握着的坐标轴的指尖方向一致。”
话音刚落,无论是做对了的还是做错了的,都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双手,做对了的感到庆幸,做错了的也不气馁,松开手指,重新握一遍就好了。
“握好之后,观察右手手指弯曲的方向,这个就是对应坐标轴旋转时的正方向,反之则是负方向。”
沈宴深说完,一众人又都开始重复松了又握,握了又松的动作,有的还转动手腕,来个动态展示。
见大家都很积极,沈宴深提醒道:“刚开始大家不熟悉,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或者其他道具充当工件,放在对应的坐标轴上,然后绕着轴旋转,这样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到底是需要往哪个方向旋转。”
姜晚棠拿出自己的手机,先绕着中指转了转,又绕着食指转了转,最后绕着大拇指转,真的好用,不仅好用,还很有意思,转着转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