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6日的东营海滩,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硝烟与血腥气。园部和一郎中将扶着望远镜筒,看着滩头破碎的沙袋工事和漂浮在浅水区的尸体,喉结艰难地滚动。登陆艇的轰鸣声中,第74联队士兵正踩着同伴的尸体涉水冲锋,而远处沙丘后,中国军队的重机枪仍在喷吐火舌。
“八嘎!一个联队对付支那一个团,居然用了两小时”园部和一郎的军刀鞘狠狠砸在登陆艇舷侧,震落几块斑驳的绿漆。副官递来的作战地图上,红色箭头密密麻麻标注着周边敌军分布,第9军的67师145团的官兵们正在海滩上奋力抵抗这此时的145团的官兵也并不好受。
东营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气味混合着血腥气,让人喘不过气来,145团的阵地上,断壁残垣间,战士们血迹斑斑疲惫地靠在残破的掩体后。
刚刚打退日军的一轮冲锋,枪炮声暂时停歇,可这短暂的宁静却令人愈发紧张。团长满脸血污,双眼通红,望着身边的兄弟们,心中满是悲痛与不甘,全团原本3000人的兵力,如今已伤亡了2000多人,那可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弟兄们!”团长沙哑着嗓子喊道,声音在弥漫的硝烟中回荡,“小鬼子想把咱吞了,没那么容易,咱就算剩下一个人,也要跟他们拼到底!”
战士们强撑着疲惫的身躯,握紧手中的枪,回应着团长。他们的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眼神中却透着坚定和不屈。
此时,一名前沿阵地的战士跑了过来,喘着粗气报告:“团长,鬼子又在集结兵力,看样子准备发起新一轮进攻了,”
团长看了看周边,咬牙说道:“通知各连,做好准备,把能用的家伙都拿出来,跟小鬼子决一死战。”
尽管此时的北伐军不像中原大战时期那样只为保存实力,但他们面临的敌人太过强大,而自己的部队已经伤亡惨重。可即便如此,145团也绝不退缩,誓要与日军抗争到底,用生命扞卫华夏人的尊严。
不远处,日军的队列已经整备完毕,指挥官挥舞着战刀,日军士兵们嗷嗷叫着,端着枪向着145团的阵地冲来。
“开火!”团长一声令下,145团的阵地上再次爆发出激烈的枪声,子弹呼啸着射向日军,双方展开了又一轮惨烈的拼杀,不多时战士们在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正在145团团长向战士们讲话准备全团殉国的时候67师要要求他们撤向东营。
145团团长满含热泪的给牺牲的战士们敬了一个礼,全团趁着战场间隙向着东营撤退,在45团撤退之后日军终于从南海铺上了岸,向着东营快速的前进,一路上日军时不时的受到袭击,在经历一番艰难险阻之后日军38旅团终于抵达了东营县城
此时园部和一郎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望着地图上那几个代表着各联队的蓝色箭头,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兼任着74联队长,此刻心中满是忧虑。38旅团本就孤军深入,周围全是如狼似虎的敌军,一上岸便遭遇了中国军队第9军67师145团的的顽强抵抗,那激烈的交火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报告旅团长!74联队攻击东营受挫,支那军队抵抗异常顽强,我方已出现不少伤亡!”一名通讯兵匆匆跑进指挥所,大声报告。
园部和一郎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一拳砸在地图上,怒吼道:“八嘎!一个联队对付支那的一个师,居然还拿不下来!他们是饭桶吗?”
通讯兵吓得身子一颤,却仍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旅团长阁下,支那军队的火力比我们预想的要猛烈,他们依托着有利地形,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园部和一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此刻不能乱了分寸。他看了看地图上另外两个联队的位置,73联队沿着田庄村、邱家村、小许村向着刘集前进,76联队向着郭王村、高店村、广青前进,虽然目前还算顺利,但谁也不知道前方还会遇到怎样的抵抗。
“传令下去,让73联队和76联队加快推进速度,务必在天黑前与74联队形成呼应,对东营的支那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园部和一郎命令道。
“哈伊”通讯兵敬了个礼,转身跑了出去。
此时,东营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第9军67师的官兵们虽然伤亡惨重,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战士们躲在掩体后面,紧握着手中的枪,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只要日军一露头,便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
“弟兄们,小鬼子想占我们的地盘,没那么容易,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把他们挡在这里!”一名连长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大声喊道。
“杀!”战士们齐声怒吼,充满了无畏的决心与冲上城墙的日军进行着残酷的肉搏战。
而在日军这边,74联队的士兵们在军官的逼迫下,一次次地发起冲锋,却一次次地被中国军队的火力击退。尸体在战场上堆积如山,鲜血将土地染得通红,可战争的残酷还在继续,双方都在为了各自的目标,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就在双方殊死搏斗的时候,日军参谋本部的一封电报给到了38旅团,原来周亦云的整编24师和补充团已经开始攻击淄博城,整编24和补充团利用坑道一举炸塌了淄博的东门和西门,吓了福田彦助一跳,福田彦助预计至少要防守10天的城墙防线在短短30分钟就崩了,随后大部队进入城中与第6师团进行巷战,大本营在获悉淄博第6师团的处境,连忙发报要求距离淄博最近的19师团的38旅团赶快救援,无奈之下园部和一郎留下一个大队第兵力看住东营守军全军快速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