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战争结束后,苏沃洛夫的军事生涯并未停歇。177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他进驻克里米亚,驱逐登陆的土军,另立亲俄的沙亨·吉里为汗。他成功完成任务,并在1778年被任命为驻克里米亚和库班军队司令。
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宣布将克里米亚和库班地区并入俄国版图,苏沃洛夫强迫库班地区的诺盖族头人宣誓效忠沙皇,对不肯臣服的诺盖人进行镇压,为俄罗斯巩固了南部边界的安全。在克里米亚的日子里,苏沃洛夫时常思念着叶卡捷琳娜,他会在闲暇时,望着家乡的方向,想象着她的样子。而叶卡捷琳娜也会在俄罗斯为他祈祷,盼他平安归来。
“叶卡捷琳娜,这里的局势复杂,但我一定会平安回去见你。”苏沃洛夫在信中写道。
叶卡捷琳娜回信:“我每天都在为你祈祷,盼你早日归来,我等你。”
1787年,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苏沃洛夫领导克里米亚及赫尔松—金布恩地区的防御。9月25日,小股土耳其部队在小股舰队支援下在金布恩登陆未遂;10月12日,土军约5000人再次攻击金布恩,苏沃洛夫率领约4000兵力顽强抵抗,经三次攻击,重创土军,几近全歼。
金布恩之战的胜利,打乱了土耳其的战略计划,为俄军集结主力发动进攻争取了宝贵时间,也让苏沃洛夫的威名再次远扬。
战斗打响后,土军凭借着优势兵力和先进的武器,向金布恩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苏沃洛夫站在城墙上,冷静地指挥着俄军进行防御。他不断调整防御策略,根据土军的进攻方向及时调动兵力,让土军的每一次进攻都无功而返。
战斗到关键时刻,苏沃洛夫发现土军舰队的指挥船十分显眼,他当即找来军中的神炮手,指着指挥船说:“给我把那艘船打沉!”神炮手调整好火炮角度,装填弹药,随着一声巨响,炮弹精准地击中了土军指挥船,船上顿时火光冲天,土军舰队瞬间乱了阵脚。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土军损失惨重,狼狈逃窜,金布恩之战以俄军的胜利告终。苏沃洛夫在这场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传到叶卡捷琳娜耳中,她为他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更加期盼战争早日结束,他们能早日团聚。
1789年,在福克沙尼战役和勒姆尼克河战役中,苏沃洛夫再次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面对数倍于己的土军,他果断决策,指挥俄奥联军主动出击,以灵活的战术和迅猛的攻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歼敌众多,打乱了土耳其统帅部的整个计划,受封雷姆尼克伯爵。
福克沙尼战役前夕,苏沃洛夫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和敌军的弱点。他发现土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指挥系统混乱,各部队之间协同不足。
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决定集中兵力,对土军的薄弱环节发起突然攻击。战斗打响后,苏沃洛夫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土军。他的指挥如臂使指,俄奥联军紧密配合,迅速突破了土军的防线。土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纷纷溃逃。
在战斗中,苏沃洛夫发现敌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骑兵部队,战斗力极强,不断冲击联军的阵地。他想了个办法,让士兵们在地上插满尖锐的木桩,然后佯装败退,引诱敌军骑兵追击。
敌军骑兵不知是计,冲进了布满木桩的区域,战马纷纷被木桩绊倒,士兵们摔得人仰马翻,联军趁机反击,将这股敌人全部消灭。
在随后的勒姆尼克河战役中,苏沃洛夫再次运用巧妙的战术,将土军逼入绝境,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苏沃洛夫带着荣耀回到俄罗斯,叶卡捷琳娜满心欢喜地迎接他,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庆祝宴会,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你是俄罗斯的英雄,我真为你骄傲。”叶卡捷琳娜依偎在苏沃洛夫身边说。
苏沃洛夫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这荣耀也有你的一半,没有你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1790年,俄军两次围攻多瑙河左岸的伊兹梅尔要塞失败,苏沃洛夫临危受命前往指挥战斗。他抵达前线后,力排众议,决议强攻。他精心策划,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主攻防御较薄弱的南面。
战前,他进行了大量操练和准备工作,鼓舞了俄军低落的士气。22日,俄军发起强攻,经过惨烈的战斗,最终获胜。
此役,土军阵亡2.6万人,被俘9000人,全部火炮及大量财物被缴;俄军亦伤亡约1万人,650名军官中伤亡400名。
伊兹梅尔要塞的攻克,打破了土耳其在多瑙河下游的防御体系,基本决定了此次俄土战争的结局。
在准备强攻伊兹梅尔要塞时,苏沃洛夫深入前线,亲自观察要塞的防御工事和敌军的部署。他发现要塞的南面防守相对薄弱,但有一条护城河阻挡。
苏沃洛夫决定先派工兵搭建桥梁,然后组织敢死队冲锋。他在战前动员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说:“勇士们,我们的荣誉和祖国的尊严就在此一战!敌人虽强,但我们更勇!为了俄罗斯,冲啊!”士兵们被他的话语所鼓舞,士气大振。
战斗打响后,俄军如潮水般冲向要塞,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攻克了伊兹梅尔要塞,苏沃洛夫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的英雄。
叶卡捷琳娜得知苏沃洛夫胜利的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为苏沃洛夫的成就感到骄傲,也为他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苏沃洛夫的军事理念和卓越成就并非一帆风顺地被认可。他反对普鲁士军事制度,主张果断进攻和野战歼敌,以及纵队战术,这与当时一些传统的军事观念产生了冲突。
1797年,他因此被革职流放,离开了他热爱的军队和战场。在流放期间,叶卡捷琳娜始终陪伴在苏沃洛夫身边,给予他安慰和支持。
他们在乡间过着宁静的生活,虽然远离了军事的喧嚣,但苏沃洛夫心中对军事的热爱从未熄灭,而叶卡捷琳娜也一直鼓励他,相信他终有一天会再次崛起。
“别灰心,你的才能总有一天会被再次认可。”叶卡捷琳娜温柔地说。
苏沃洛夫望着远方:“有你在,我就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但命运似乎注定要让苏沃洛夫再次闪耀。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他被重新启用,担任俄奥联军总司令。
1799年,他率领联军在意大利击败法军,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翻越阿尔卑斯山援救俄军。
在当时的条件下,翻越阿尔卑斯山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山高路险,气候恶劣,补给困难,但苏沃洛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力和出色的组织能力,成功带领军队完成了这一壮举,不仅拯救了俄军,还成功撤退,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被封为意大利公爵并晋升为俄国大元帅。
在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中,军队遭遇了重重困难。山上的积雪厚达数米,道路崎岖难行,士兵们的食物和衣物也严重不足。
有一次,队伍被困在一个山谷中,四周都是陡峭的雪山,找不到出路。苏沃洛夫没有慌张,他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发现一处雪坡虽然陡峭,但可以借助绳索滑下去。他第一个系上绳索,滑下了雪坡,为士兵们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他的带领下,俄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成功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壮举。而远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时刻关注着苏沃洛夫的行动,她的心也随着他的冒险而起伏,每天都在为他祈祷平安。
1800年,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在彼得堡逝世。叶卡捷琳娜悲痛欲绝,她失去了挚爱,但苏沃洛夫的名字和他的军事思想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