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依旧出了问题
汉元帝一生,可以用“滥好人”三个字来形容。
史书上说他“柔仁好儒”貌似是夸奖,但其实他的“仁”是一种对奸恶势力软弱退让的无原则的仁。
就比如,他明知石显在朝中诛锄异己,打击报复,陷害忠良,却屡次被其以花言巧语哄骗取信。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他一直觉得石显乃宣帝留给他的干吏,久典枢机,巧慧习事,可以与儒臣集团互相制衡,也算是遵循了宣帝“霸王道杂之”的圣教。
然而他毕竟比不上自己的父亲刘病己,汉元帝骨子里太柔弱,结果让狡诈的石显变本加厉,超出了皇帝的控制。
儒臣集团因此失望透顶,元帝死后便纷纷倒向了儒学化的王氏外戚集团。
更糟的是,元帝只活了42岁,他媳妇王政君却翻倍活了84岁,导致王氏外戚集团两代人称霸汉末政府长达四十余年,亲信党羽遍布朝野郡国,最终竟架空了刘氏皇权的根基。
另外,汉元帝笃信儒教,自诩仁政。
一上台就废除了抑制豪强的徙陵政策,还连年大赦天下,甚至宣布减少34种死罪。
结果就是让大量穷凶极恶的罪犯被释放,盗贼越来越多,三辅一带每年都有上万盗贼横行。
末年甚至还出现霸陵、长乐宫、未央宫大火的现象。
各地盗贼相互勾结,攻取武库兵器与官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压制。
但元帝对此仍不悔悟,虽然面对灾异,他几乎年年下诏罪己,却不能像汉武帝那样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整顿吏治、改善局面,只知道哭哭啼啼博取同情。
乃至司马光都对他这种廉价的政治秀嗤之以鼻,说:“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寤(悟)也。”
而长此以往,民众再傻也明白了,这家伙所谓仁政都是骗人的,信了才有鬼!赶紧死掉吧,希望下一任能够脑子清楚一点。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汉元帝的教育相比,汉成帝所受的教育更差。
汉元帝给儿子刘骜找了两个老师,一个文化老师乃当世儒宗、《论语》专家张禹,这张禹学问自然是高,但“习知音声,内奢淫”,且爱财如命,喜欢兼并土地,“多买田至四百顷”(《汉书·张禹列传》)
另一个生活老师外戚史丹,则更是“后房妻妾数十人,内奢淫,好饮酒,极滋味声色之乐”(《汉书·史丹列传》)。这样的烂老师又怎么可能教出好学生来呢?
当姜饼徐徐讲完了汉元帝的所作所为,刘彻拳头握得很紧。
“迂腐!低能!”
他连连骂道:“皇帝给他做,真的是苦了天下人了!”
如果说汉宣帝给他的惊喜有多大,那么汉元帝给他的反感就有多深。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优秀的老爹,会生出如此低能的孩子来。
而还没等他过多的感慨,姜饼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
“而汉元帝之后,成帝、哀帝、平帝均为幼年即位,导致外戚如:王氏、傅氏、丁氏与宦官交替专权。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
这些因素削弱了中央集权,为权臣崛起创造了条件。
王莽作为外戚家族的一员,就在这种机遇下获得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