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走了一个遍,耗时一个月,大小胡同巷弄街路全部熟悉,最后找到三间可以下手的铺面,一间铺面是酒肆,一间是镇边铁铺,一间是小小的药材铺。
三家观察了十余天,只有铁铺人流最少,地处镇边山脚。因为浓烟噪音,不得不在一旧采石矿地盖房搭建工坊。
也是不知这位祖上如何想的,此处东西为路,就在风月繁华道路尽头还要拐上两个弯的采石地。好在门前另开一路向下向上,分别通往书店学堂路尽头文庙,酒肆商业街的尽头海神庙。这地理位置打铁有生意才见鬼了。
南奕着重去铁匠铺区域看了一下,为何,占地广,因为采石造成铺面后面皆是石地,石坑,只有铺面和后面的一排正房可入,前院不小,后院更大。
商谈没有什么问题和罗乱,这位主家也是被祖上搞的难受异常,镇中匠街已经有了铺子,除了前院有土地菜园,后面都是碎石石坑,卖不上价,也没有富商买去盖房。谁家敢把宅子盖在两庙之间?
交割金钱,取得地房契,镇中官府换了名字交了税款。这间铺子就归了南奕,铁铺匠书人家带走了,想要开铺子就要重新申请,于是南奕上下打点弄了一个农书。买卖奇花异草。
三年行走,南奕在平原山地弄了不少的此界花草树木,已经弄了不少的改良品种。景观树木,清香花草。至于此界灵花异果,也是移植繁育。
所有手续跑完,南奕背着行囊来到自己的房舍,花街白日清静,尽头处道路收窄勉强一车可行,微微上坡的道路因势而建,竹林盘踞遮了小路,要不是两庙中间,此地必然是一个清幽雅芝的大青楼。
踏径而行,竹林之中转了两个弯,眼前宽阔,地面经过平整,虽然是碎石铺地却也能停下七八车马。这块地和竹林都是南奕的,一条碎石板铺成的丁字路,横路上接文庙,下接海神庙。碎石高墙正对南奕是三间铺面,如今木板封门静悄悄的。主家本来以为是路过。不管是文士商人,皆是去花街寻乐,你个铁铺有什么可看的?
三间铺面右边石墙之上有个小门,打开铜锁推开吱吱嘎嘎响的木门,门框有些腐朽,得更换了。
没有荒草遍地,因为皆是碎石地面,最多的就是青苔。
这院子很有意思,打开小门眼前是不小的空地,半个店铺在左边,前行几步就可见全貌,一排五间正房,左右没有院墙,因为前面店铺左右的围墙已经圈起所有。
也就是说店铺后面不远孤零零一排住房,两侧后面都是空旷的碎石石坑。
南奕绕过正房看向后面从山体挖进去的采石地。差不多有十几亩的空场,百年采石不是开玩笑,地面并不平整,坑坑洼洼的有七八个大坑小坑更多,如今积满碧绿池水。
尽头采石留下的十几米高的石壁,左右剩余的山体遮住高地的窥探。
这里要不好好收拾一下真的没法经营,首先池塘就不需要这么多,活水挖井不可能,只能自己想办法从远处山间泉想办法。
地面需要平整清理铺上泥土,排水也是重点,采石停止的原因是挖到了山间裂缝洞穴,虽然不大怕山塌就放弃了采石。还有一个就是暴雨之时会有地水从破开的石隙喷出。
虽然问题多多,改造一下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不能露出太大的动静而已。
店铺里面除了三口火炉,其他的桌椅也是没有。居所五间,明显能分出厨房,厅舍,卧室,没有家具,石刻灶台倒是有。房舍有点深,采光不好也是没办法,想办法弄上琉璃瓦在房顶透光吧。
窗子窗纸皆无,房间潮湿腐朽之气浓重。
南奕叹口气,这里不能使用机器人,只能想办法弄来一队一次性生化人进行施工,完事后消失就可以了。暂时只能住在铺子里存身。这要不是地方可心,怎么也不可能买这破房子。
夜晚蚊虫骚扰中,南奕看到了人们通过台阶石路前往花街,每日人流不少,这是个不会少了行人的地方,尤其是夜晚。
十余日之后,一队外来的匠人到达。百多人进入开始清理,店铺石墙外面不变。内里整齐的石砖加厚了石墙,地面再次挖掘进行腐殖土填埋,填埋水坑保留两个,地下挖掘水道排水,石隙利用作为排水排污之处,出口找到了,山的另外一面无人之处。每次大水地水会冲刷干净的。
工程进行了一年四个月,耗费不少钱粮,总算是交工完成。队伍离去,南奕看着新修之家呼口气,头一回弄这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