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李家就变成鱼塘,大大小小的坑,全积着水,城中也一样,泥巴夯实的地,一下雨,绣花鞋踩不得。
李云溪都想穿草鞋了,好歹不会溅一裤腿的泥。
一进堂屋,陈氏招呼:“快坐着吃,今日有竹笋肉。”
“嗯,爹,粮仓没漏水吧?”
李大牛摇头:“没进水,只是有部分谷子没晒干,怕要发芽。”
“爹,发芽也不用担心,喊他们盯着点,若有发芽迹象,抬去伙房吃了就是,再多的米,你还担心吃不完吗?”
李大牛细细一想,觉得是这个理,笑道:“云溪,你说得对,对了,钱师爷问你明日有时间没,他已经把第一茬玉米收成整理好了,说是有时间,他明日就过来。”
“嗯,有。”
“......”
翌日,萧府、墨语阁。
李云溪一进屋,扫了一眼,暗自咋舌,好家伙,比过年人都齐。
李云泽也没去膳房,跟着坐在妹妹身旁,但他嘴闲不住,看向竹言:“芙蓉糕、白灵酥、醉鹅....”
听着他一字一字报菜名,众人笑了。
任管家打趣道:“云泽少爷,越发聪慧了,不仅越说越流利,还学会点菜啦,原来只会说糕,现在连醉鹅....”
“哼!哼...”
李云泽接连几个哼,见任管家还在说,直接拿起茶杯,作势要扔,惹来任管家抱拳求饶!
萧老太傅一脸慈爱,笑着说:“竹言,快去膳房,让小喜子多做点吃食,云泽,快放下,红莲青瓷只有这一套,一个杯子能买几百只鹅。”
李云泽听懂了,一口饮尽杯中水,然后目光灼热盯着杯子。
萧老太傅又道:“钱师爷你先说说县衙情况吧。”
钱师爷翻开账簿,清了清嗓子:“第一茬玉米共种了257顷,共收获担,其中有224担玉米是成熟的,已晒干收进库房。”
“亩产多少?”
“唔...嫩玉米没晒,亩产大概340斤左右,最后那一批玉米,亩产在320斤左右。”
听着这个数字,众人皆满意,往年一亩地也就200左右的收成,若照这个势头下去,一亩地增加100斤不是不可能。
可别小看这100斤,多了它,至少不会有人饿死。
“第二茬玉米呢?”
钱师爷:“共种了295顷地,已全部移栽。”
李云溪惊讶:“怎么多出几顷地来?”
邓鹏解释:“李姑娘,有片地的稻谷早熟,是第一批收割的,那会正在移栽二茬玉米,玉米苗有多余的,我想着这会种下去,结不出玉米也没关系,好歹有玉米杆子,便让他们种了。”
李云溪点头,收割稻谷那阵,她刚好接了巡逻的事,便让邓鹏全权管理司农署。
“稻谷怎么样?”
“还有一部分地没割,已收割的地,亩产在230斤左右。”
听得李云溪直摇头:“亩产太低了,那农户收成如何?”
“呃..据几个里长报上来的消息,稻谷收成参差不齐,最高的有260斤,最差的有170,甚至更低。”
萧老太傅微微俯身,惊讶的问:“我记得稻种是庄子统一培育的,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钱师爷认真想了想:“我感觉是地肥缘故,亩产260斤出自林家村、李姑娘庄上,如我们的地,最低也是210斤,好一点有个240左右。
但村民的地,最好的也只有210斤,主要是他们地肥就那么一点,供了玉米地,那田里就少,而城里的..粪水都是我们的,地肥足,无论供玉米地,还是稻谷,都是够的。”
话落,众人沉默,只有李云泽的吧唧声。
李云溪看着众人如同吃了屎、难看的脸,顿时咧嘴笑了,原来这不是她一人的知识盲区呀,以前看短讯,她从没看到过肥料的制作方法,顶天了就是如何发酵自家剩菜剩饭,但都很少,毕竟到了后面,谁家都没多余的粮,白菜梆子都会切碎了拿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