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国舅得当大官
出了宫门。
李孜省对张峦感慨道:“来瞻,你这招以退为进,可真是没谁了。你也看出来了,但凡你点一下头,这阁臣之位就非你莫属,连陛下都已经给你开路了,可你偏偏……唉!”
张峦道:“命该如此,没有那金刚钻可不敢揽那瓷器活。”
“呵呵。”
李孜省无奈地摇了摇头,上马车而去。
其余的顶级文臣则基本都是坐轿子回家。
就在张峦往自家马车走的时候,徐琼几步追上来,还特地向张峦行了一礼:“来瞻,有关入阁之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显然徐琼对张峦推举“外人”这件事,不太能理解。
要是张峦不提谢迁,那阁臣现在剩下的候选者名单中应该只有徐溥和他徐琼二人。
加了个谢迁,等于是节外生枝。
张峦道:“我看这入阁人选的圈定,也就那么几个人,这次不行,下次一定可以……早一步晚一步又何妨呢”
“来瞻,你是不知这入阁之事的凶险。”
徐琼叹息道,“像我这样已经离开翰林院的,或许这一生中只有这一次经廷推入阁的机会,若是这次不行,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我什么事了。”
“这样啊……”
张峦没想到,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妹夫,在入阁之事上如此执拗。
徐琼道:“陛下显然属意于你,你既觉得自己不便,也该找一个能与你商议大事之人。你觉得谢于乔真的可以吗”
“他……”
张峦自然知道,谢迁在很多事上根本不可能与自己商议,更不要说保持一致了。
徐琼感慨道:“你有闲暇,也与陛下举荐一番,如此我当铭感于心。”
说完,徐琼便不多做哀求。
即便是这样跟张峦恳求帮他疏通入阁的事,都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有朝一日,竟然要去求自己曾经看不起的“大舅子”,以获得晋升高位的机会
这换作以前,徐琼连想都不敢想。
张峦看着徐琼萧瑟的背影,心中突然多了几分哀伤,自言自语:“回去后得跟吾儿好好说说,他姑父怎就不行呢”
……
……
张峦刚回到家,就见到沈禄已经早一步到来。
当天的大朝会,沈禄可没资格参与,毕竟他只是正七品的通政使司经历,在京师只属于个芝麻绿豆官。
但当天的沈禄则显得意气风发,连说话时声音都大了很多。
“来瞻,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沈禄笑着把张延龄招呼到近前,对张峦好一顿夸赞,“跟延龄说几句话,便能学到一些东西。”
张峦心中略带不屑。
这还用得着你来说
同样都是我的妹夫,你跑我这里来得瑟什么
莫非还想从我儿子这里学习为官之道
你这属于戗行。
张延龄笑道:“爹,沈家姑父已经正式晋升为银台司右参议了。”
“啊是吗”
张峦闻言不由一怔。
你跑我家里来,原来是你升官了
沈禄感慨道:“多亏来瞻你啊……这不今日调令刚下来,我原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突破的界限,竟被我一步就给踏过去了。通政使司右参议,这可是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官职。”
通政使司别看衙门很大,正式的官位却很少,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官,然后就是左、右通政和誊皇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接下来就是沈禄目前刚升任的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官。
正五品的京官下放到地方,按惯例会直升三级,也就是说沈禄要是转迁地方,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之职几乎唾手可得,若是再使把力,一省按察使都有可能,可见沈禄这一步迈得有多大了。
“恭喜了。”
张峦道,“其实我也一样,以前我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会成为礼部右侍郎。”
沈禄道:“来瞻,你这就属于自谦了,你可是顾命大臣,且新皇登基,还等着你辅佐呢。我这里准备了酒宴,今晚再请几位同僚过来,不知你是否肯赏光呢”
“不行。”
张延龄主动替老父亲拒绝,“姑父你见谅,我爹今天还有事,去不了。”
张峦一听,心情非常舒畅,心说,还是吾儿懂我啊。
出京师遛弯这种事,我最擅长的了,不过据李孜省说,他已经把人暂时接到城里安置,就是为了方便我每天早朝能赶得上……为了节约出睡眠时间,还特意把节目往前提,天黑之前就开始。
那我不得好好准备一下
至于跟沈禄出去喝酒……
有个屁的意思啊!
给我引介同僚
确定不是让他们来巴结我的
不好意思,我只对官比我大的人感兴趣,那些官比我小又只会溜须拍马的人,短时间内我又不能收他们的礼,那我见他们作甚
没劲儿!
沈禄显得很着急,劝道:“来瞻,有些同僚总归还是要见见的。你如今已是礼部大员,难道不该多结识几个官员我这人没别的好处,就是朝中人脉广泛,之前你不是还说打算纳个妾……”
“咳咳!”
张峦赶紧咳嗽两声。
意思是,你沈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