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靖宁成功立威之后,旋即转头,目光沉稳地看向身旁的三位指挥使,说道:“本官打算趁热打铁,即刻在校场展开演武。此番,我欲从这三千将士之中,遴选出最为精锐的五百人,单独编成一个指挥,日后便由我亲自统领。这支队伍,将成为咱们军中的攻坚利刃,三位指挥使意下如何?”
这三位指挥使本就是由兵部调派而来。在宋朝的军制体系里,并无长期统辖固定兵马的惯例。
因此,他们与这三千禁军,实际上并无太深的利害关系。
方才见识过郦靖宁那一手令人惊叹的射术,三人心中对他已然多了几分敬意。
略作思忖后,郭毅夫率先表态:“经略既有此想法,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此安排,确实能够打造出一支战力强劲的先登队伍,我等并无异议。”
刘继勇与陈显忠也赶忙点头附和:“我等附议,一切听从经略安排便是。”
郦靖宁见众人皆表示赞同,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诸位都认可,那就即刻开始校场演武。郭指挥、刘指挥、陈指挥,还劳烦三位协助我一同完成挑选。”
“是!”三人齐声应道,言罢,便与郦靖宁一同阔步迈向校场中央。
紧接着,郦靖宁面向校场中整齐列阵的三千禁军,扬声将自己的计划清晰道明。
这些禁军,既身为大宋禁军,领受皇命,自然不敢违抗上级指令。
随后,郦靖宁依据身高、体重、力量与速度等一系列标准,开始在人群中精挑细选。
一番筛选过后,成功遴选出五百名各方面条件均十分契合的兵卒,作为自己亲自统领的直属兵马。
在这五百人的队伍里,竟出现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日后注定叱咤风云的人物,还有之前引起常遇春注意的那位少年。
郦靖宁听到这名少年报上姓名时,不禁为之一怔,脸上瞬间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讶之色。
他忍不住开口询问:“你方才说你叫什么?是何方人士?”
少年虽对郦靖宁如此诧异的反应颇感疑惑,但依旧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回禀经略,属下狄青,乃汾州西河县人士。”
郦靖宁凝视着眼前身姿矫健、孔武有力且面容俊朗的少年,一时间神情有些恍惚。他着实未曾料到,大名鼎鼎的狄青,竟会出现在自己此次挑选的队伍之中。
狄青,出身贫寒微贱,却凭借自身非凡的毅力与才能,从一介普通士兵逐步崭露头角,最终官至枢密使,堪称一段传奇佳话。
据传,狄青早年为代兄长受过,脸上被黥面刺字,而后充军入伍。
这刺字的印记如影随形,相伴其一生,也由此成就了他“面涅将军”这一独特名号,成为他人生经历中极具标志性的特征。
想到这些,郦靖宁不由得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狄青脸上,目光中满是探寻之意。他仔细端详,却并未在狄青脸上发现那传说中的刺字。
这不禁让郦靖宁心生疑窦:难道流传下来的史书在记载此事时出现了偏差?
然而,狄青的传奇远不止于此,其战场上展现出的神武之姿,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在诸多战事中,狄青常常头戴铜制面具,披散着头发,手持长剑,气势如虹地率领着一众勇士,如狂飙般冲入敌阵。
他那勇猛无畏的身影,令西夏军队闻风丧胆,尊其为“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