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也不喜欢昭昭被特殊对待,这样就挺好的。”经过几年,龙凤胎的祥瑞之说,总算是不怎么有人提起了,妍清不想让昭昭在这种时候出风头。
“慈母多败儿。”四爷笑着训了妍清一句,随后道:“你适才所言,也正是爷心中所想,妍妍果然与爷心有灵犀。”
四爷自己不是愚笨之人,还是十分努力的性格,不论是读书还是办事。
弘昭天资聪慧,无论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说一句过目不忘也不夸张,还有祥瑞的名头,若是一直身处奉承与赞美声中,四爷也怕昭昭会被捧杀,浪费了聪慧的天资,如同方仲永一般。
同妍清相比,乌拉那拉氏就高兴过了,龙凤胎如何,祥瑞又如何,她的弘晖才是嫡子,是王府未来的主子,进宫读书,不过是和弘昭拉开差距的第一步而已。
待几位皇孙正式开始去上书房念书,皇上又带着儿子去塞外避暑了,年长的皇子只带了太子和直郡王,其余皆是年纪较小的皇子,十三阿哥胤祥,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
京中依旧是四爷监国,妍清心中有些犯嘀咕,四爷最终能夺嫡成功,不是因为他装的淡泊名利,种田避世什么的吗?
如今这样,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可算不上淡泊名利呀。
她身处后院,秦升等人能和她说说八卦,朝堂之事却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想给四爷提提建议,也找不到机会。
纠结了两天,妍清便将心放回了肚子里,安慰自己可能是时间还早,现在还没到废太子的夺嫡白热化时期呢。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底,除夕进宫贺岁之前,皇上命儿子们将已满周岁的孙辈都带进宫,给皇上这个皇玛法瞧瞧。
弘晖身为嫡长子,早两年便开始跟着进宫,至于昭昭和羲羲,四爷不提,妍清也没有提起过,她一个成年人,进宫折腾一天都觉得累,更何况是孩子。
今天,皇上传了口谕,即使妍清不想,也得准备起来了。
过年的新衣年年都是提早准备好的,妍清让褚嬷嬷给羲羲突击补了两天规矩和礼仪。
昭昭就是个小古板,不对,是个小乖乖,规矩是一点不出错,小儿子一岁半,差点也没关系,只有羲羲,不要好好板一板。
其实宫中的规矩,如何行礼,羲羲也都学过,之前还在宫中住过一段时间,按理说是不会有问题的,不过羲羲活泼,她平时管束的也不严,担心出差错,才让褚嬷嬷给她紧紧弦。
除夕当日,弘晖跟着四爷骑马,福晋带着苏乐和胡图莉一辆马车,妍清带着自己两儿一女一辆马车。
到宫门口下车后,男女分开,四爷抱着小儿子,领着弘晖和弘昭去御前,妍清领着羲羲和福晋去永和宫。
今年宫中孩子多,气氛活泼喧闹了不少。
午膳前,御前传来消息,皇上给皇孙们统一赐了名字,她家小儿子叫弘晅,以后不用小阿哥小阿哥的叫了。
因为这件事,妍清心情不错,不过这份不错,只维持到出宫,回府的马车上,弘昭告诉她皇玛法今天让他年后也去上书房上学。
(妍清:问候爱新觉罗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