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那小盾牌挡不住我的火力!就算用了合金压缩也没用!”李晨曦大笑着,再次让人质疑他的理智。如果他能少笑一会儿,也许就会注意到张志豪盾牌边缘隐蔽的连接点。尽管满腹狐疑,张志豪还是假装在忙于其他工作。
最后几分钟里,两人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疯狂改动。
张志豪和李晨曦都加快了速度,为机甲添加了许多新部件。张志豪一边关注着李晨曦的动作,一边实施自己的计划。
正如预料之中,李晨曦给他的机甲加装了一件近战武器——不过并非长矛,而是一柄戟。至于导弹装载,则选择了高爆弹与动能弹各半的组合。动能导弹擅长穿透护盾及打击行动迟缓的机甲,而高爆弹则更擅长对轻型、暴露在外的组件造成伤害。
正当李晨曦完成所有附加改造时,得意洋洋地瞥向对手的工作室,结果笑容瞬间消失。
“不可能!这不可能!”
张志豪拆除了用来掩盖盾牌连接点的无用装饰物,扫描了盾牌设计,并用最基础的材料复制了其非常基本的形状。
虚拟工作室允许他复制任何不那么复杂的材料,而这面盾牌勉强合格,张志豪成功地用较简单的材料复制出几块相同的板片。
以最快的速度,他将这些板片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超大的矩形屏障。盾牌的关键在于它的多层结构。一旦前层破损严重,机甲只需撬开几个锁扣就能轻易将其剥离。最多拥有四层不同防护的宽大厚重盾牌足以抵挡住半人马机甲全部的导弹攻击。
当然,他的机甲若没有额外支撑,根本无法举起如此庞大沉重的盾牌而不致手臂破裂。为了稳固盾牌的位置,张志豪匆忙在其底部加上了几组非动力轮子。这些轮子只起到承载盾牌重量以及便于在平坦地形上推动的作用。若遇到更为复杂的地形,驾驶员可以选择丢弃部分层数,以便像携带常规盾牌那样操作。
“这是作弊!有人吗?我的对手作弊了!”
遗憾的是,李晨曦并未得到回应。
虚拟工作室扫描并批准了两人的设计,未作任何评论
。张志豪无视了他的叫嚣,坐到场地上休息起来。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的确需要片刻歇息。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你们已经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接下来就看它们能否战胜对手。为了尽快结束本轮对决,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我们将加速模拟进程,确保在一个小时内获得比赛结果。对决开始吧!”
虚拟工作室环境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新的投影画面。每一对参赛者面前都出现了自动对决的投影画面。不出所料,每场对决都在一个完全随机的环境中进行。有的在城市中激战,有的在森林中对抗,甚至有几场对决发生在低重力卫星上,这让双方的人工智能都有些措手不及。
张志豪与李晨曦的第一场对决发生在一个相对普通的沙漠环境中。炎热环境有利于中型机甲,因为它主要依赖近战武器来造成伤害。半人马机甲必须注意热量积累问题,当它发现对手是人形机甲时,其人工智能选择降低了射击速率。
“该死的蠢货!快点射击!把发射器里的导弹全打出去!”
快速播放让判断过程变得困难,但张志豪看到自家机甲占据了压倒性优势。较为平坦的地形使得临时拼凑的轮子发挥了作用。他的无名机甲缓慢前进,尽量让自己大部分轮廓躲在巨大的盾牌后面。
“利马尔科技学院给我配了个什么破玩意儿!动作慢得要命!”
即使是半人马机甲的操作人工智能也认为全力冲刺是个坏主意。李晨曦低估了机甲完整性的价值。经过那些粗糙的增改后,令人惊奇的是他的机甲居然还没散架。
中型机甲逐渐加速,坚韧地承受住导弹轰炸,并在受损层失去效用时果断丢弃。当盾牌损失一半质量后,机甲能够加速,打断了半人马机甲疲软的炮火攻势。戟虽然带来一些麻烦,但由于半人马机甲的人工智能对其并不熟悉,最终中型机甲卸下盾牌从背后包抄,半人马机甲跟不上这一变向,尾部区域遭到破坏。
张志豪赢得了第一场比赛,“还有九十九场。”
第二场比赛在对他的设计极为不利的丘陵森林地形中进行。崎岖的地势阻碍了机甲那超大尺寸的盾牌。经过几分钟徒劳无功的摸索后,机甲终于学会剥离大部分层板,恢复了机动性。经过几分钟耐心狩猎,半人马机甲在山顶突然发射导弹齐射时暴露了自己。
半人马机甲轻松取胜,充分利用高度优势,而中型机甲由于丢弃了大部分护盾,遭受重创。
对决在头几场之后开始加速进行。张志豪已经大致确定了整体趋势:只要他的机甲能够维持盾牌防御,便能轻松阻挡所有的导弹攻击。而半人马机甲则越来越聪明,试图寻找最复杂的环境进行防守反击。
因此,最初几场胜利偏向张志豪一方,但在第二十场对决后,他失去了领先优势。双方人工智能都在调整战术,对对手的行为做出更好的应对。
中型机甲学会了如何调整盾牌角度分散冲击力。
半人马机甲则瞄准盾牌上的轮子进行攻击。
对决一轮接着一轮进行,直至最后一场结束。
“耶!”张志豪挥拳高呼,他以58胜42负的舒适比例战胜了李晨曦,成功晋级下一轮,而李晨曦则被淘汰出局。这位利马尔毕业生确实具备一定的扎实技能,但他过于急躁,中途试图以突袭的方式压过对手一头。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决策存在问题,或许他还能走得更远。
兴奋过后,张志豪面对着对手,伸出手去:“精彩的一战。”
李晨曦朝地面啐了一口,一言不发地背对着张志豪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