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写的军情急报,被快马加鞭送到了长安。
当军情急报送到宫中时,刘协刚处理完政务,正在翻看一些这个时候还没失散的古籍。
刘协现在处理政务的速度快了很多,一是因为刘协批阅奏章更熟练了,二是刘协开始将更多的奏章文书转交给尚书台去处理。
自从诛杀董卓,亲掌朝政以来,刘协在朝中和军中的地位都越来越稳固。刘协担心失去权力的焦虑感,也减缓了一些,于是,开始放心地将更多一些的政务授权给尚书台。
政务减少,刘协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做想做的事情。
在这些天,刘协尝试过练剑来习武强身,但发现,作为皇帝,根本就没法练剑。
因为,在找人练剑的过程中,宫中的禁军们,根本就没有人敢真正放胆跟自己这个皇帝交手,也没人敢赢。
没有逼真的打斗,这样的练剑,只能算是玩耍,根本就练不出水平,还让陪练的禁军们为难,实在是毫无意义。
刘协只能放弃习武的计划,改为通过跑步和俯卧撑这些现代一点的方式来健身。
早已是帝国制度的大汉王朝,并非部落联盟,不需要依靠皇帝个人的武力来维持。
天子的佩剑,不是武器,而是礼器。
这就跟后世最名贵的手表一样,戴在手上,有看时间的作用,但不是用来看时间的。
所以,刘协虽然有时会佩一把剑在身上,但并不准备用这佩剑来跟人打斗。
刘协深知,真正的天子之剑,不在剑鞘之中,而在天下人心得失之中。而人心得失的道理,大多记载在书中。
当刘协处理完政务后,就开始看书。
贾诩的军情急报送到的时候,刘协正在阅读这个时候还没有失散的诸子百家。
军情急报是写在丝绸绢帛上的,刘协看了贾诩的军情急报后,一开始很高兴,因为打了胜仗。
但很快,刘协的高兴劲就没了。
因为,在这份军情急报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刘协想办法处理。
一是马超战场抗命,在主将皇甫嵩的下令之前,就出兵增援吕布。
二是吕布这个杀父小人还活得好好的,还立了大功。
三是有一千多匈奴俘虏,这些俘虏全杀了不行,就这样放了也不行。
四是有数百的被匈奴人掳掠来的良家女子,要对她们作出妥善安置。
刘协在宣室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如何处理这四个问题。
很快,刘协对后面两个问题,也就是匈奴俘虏问题、被掳女子安置问题,都想出了处理的办法。
对于匈奴俘虏问题,一方面这些匈奴人在关中劫掠烧杀,肯定是要严厉处罚的,否则不足以平民愤。不严厉处罚这些为非作歹的匈奴人,会让愤怒的百姓转而对朝廷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于扶罗现在已经归顺朝廷了,要收服南匈奴其它人,又不能对那些匈奴俘虏赶尽杀绝,否则,其它匈奴人在战斗中就不敢再投降大汉朝廷了,以后其它外族面对汉军时,也会不敢投降。如果所有外族都跟汉军拼死战斗,就会加大以后对外战争的难度。
刘协想起了罗马人对待叛乱的一个办法,十一抽杀。
就是用抽签的办法,随机抽出十分之一的人处死。这既能处罚震慑敌人,也能给人留下活命的希望。
不过,刘协打算在实行的时候,将十一抽杀实行的具体方法和名字都改一下。
十一抽杀的名称,只强调对十分之一的处罚,却没有突出对另外十分之九的赦免。
随机抽签的办法,只会让活下来的十分之九的人感到侥幸,而不是感恩。
所以刘协决定使用“赦九杀一”的方法。
先宣布所有匈奴俘虏的死罪,再赦免其中十分之九的人。
不是由他们自己抽签,而是由刘协来指定哪些人可以活下来。然后,将其余的处死。
当然,刘协指的时候也是随机指的,但这样却可以让活下来的人感受到恩典,让他们更愿意效忠朝廷。
这实质上跟罗马人的“十一抽杀”是一样的,但程序上的变化,又让事情变得不一样。
对于被匈奴人掳掠的良家女子,刘协决定让她们跟军中单身的士兵去相亲,双方相中后,再让士兵明媒正娶。
这可以化解士兵们感到军纪太严而无法胡来的怨气,相亲之后的明媒正娶,也能让女方得到归属。
这就是刘协对于四个问题中后两个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