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林延辉的说法,普通茶叶受鲜叶的成本制约还是很大的,加上茶叶的评级很严重,小厂加工出来的茶叶卖不上价倒也正常。
“你们没想过找人合作吗。”他开口问道。
“合作的门槛很高,品牌企业都有自己的茶园和加工线,不会要我们这种小厂出品的茶叶。”
“不是,我是说其他品牌,比如,奶茶品牌,他们只是需要口感而已,至于用的茶叶是特级还是三级,在加奶加糖加小料后,好像没什么区别吧。”
受到启发后,林延辉低头看向自己的茶杯。
“嘶,我怎么想到啊,茶我卖不上价,那我卖奶茶了,就算只卖几块,那也能把茶叶养起来啊。”
“几块钱?叔,你现在去楼下看看,哪有几块钱的奶茶啊,全是一二十起步,三四十的也不在少数,现在讲究高端化品牌化,谁不冲高谁low。”万梓宁微微吐槽道。
林延辉震惊的抬起头,他从来不喝这奶茶,对这东西的认知还停留在当年两三元一杯的街头奶茶摊。
“梓宁姐说的没错,现在奶茶店的运营思路和互联网公司一样,先是低价抢占市场,占据曝光和流量入口,然后再慢慢提价,向上谋取行业定价权和高消费能力群体。”
陈锦年虽然很反感这种除了工资不涨,所有东西都在上涨的怪相,但这确实是当下的趋势,也是从大老美那边流传过来的先进经验。
林延辉看向王大壮,提议道:“要不咱们投资家奶茶品牌吧。”
“噗,咳咳——咳咳咳。”
王大壮差点让茶水单杀了。
属实是被林延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打了个措手不及,跨行业投资食品领域,还是两头割草的加盟商模式,怎么敢的啊。
在把气咳匀后,王大壮问道:“你是不是忘了咱们要聊的正事了?”
“哦,对对对,合规部的事。”
林延辉一拍脑门,光想着茶叶的事情了。
“合规部的事情,我爸昨天晚上已经和我讲过了。”陈锦年随即接着话茬往下讲,“公司以前的规划我不知道,但我要合规部,和那些东西没关系,主要是想查公司内部的贪腐情况。”
“你们知道的,剧组想来是这种事情的重灾区,十个剧组里得有九个连税都报不清,不过我们的贪腐动机通常比较单纯,纯粹的是为了从项目预算了拿钱,或者是为了虚报成本从公司拿钱,一般来说对电影质量没有影响,嗯——,捞钱捞到后期没经费的除外。”
“不过公司内的贪腐要复杂很多,尤其是我们这种既有政企合作项目,还有面向消费端家电项目,同时兼具研发项目的公司,腐败的形式就不单单只是在钱上了。”
等陈锦年讲完,林延辉看向王大壮。
“锦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
“有些一样,有些则稍微不同。”王大壮微微欠了欠身子,压低声音说道:“咱们研发部内可能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