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河套地区的成功收复,大量移民涌入此地,各类生产生活物资也源源不断地运入。面对这一新形势,柳叶儿提出了全民军事化的策略,旨在让每一个平民都掌握武器和战斗技能。管恢和黄建刚深知这一决策的复杂性,他们必须在确保平民拥有自卫能力的同时,防止武器失控带来潜在的危险。
为此,他们精心设计了一款以加兰德步枪为蓝本的武器。这款武器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缩小了口径和射程,以确保其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民兵使用铜头弹,而平民则使用塑胶子弹,这种子弹能够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不会致命,从而使平民具备了一定的自卫能力。枪支按照人头进行发放,而子弹则需要自行购买。
此外,每个成人还配备了一匹机器马和一支缩水的加兰德步枪。他们被要求将一半的时间用于生产活动,另一半的时间则用于军事训练。每年还会举行军事技能比赛,以检验训练成果并激发平民的军事训练热情。对于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会给予相应的奖励,这进一步提升了平民参与军事训练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措施,河套地区的平民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保障,还具备了较强的自卫能力,为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广大民间,高产的土豆、红薯和玉米得到了广泛推广,鸡、猪等家禽家畜的养殖规模也大幅增加,农业机械更是普及到了家家户户。随着饲养业的蓬勃发展,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鸡舍猪圈,以土豆和玉米为主食喂养家禽家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对肉食的消费逐渐饱和,蔬菜水果反而变得比肉食更加珍贵和受欢迎。
赵构率领的宋军,穿越黄河后,立刻着手实施筑城计划。他们留下民兵驻守兰州一带,而赵构则亲自率领前锋部队英勇杀敌。同时,郑大业率领后续部队投入到紧张的筑城工作中,管恢则负责调配大量机械设备,并就地取材制作硅基脂城砖。挖掘机挖掘壕沟,迅速填入城砖打造坚固地基。众多人手与机械协同作战,工作进度异常迅速,仅五天时间,一座直径达一公里的城池便巍然屹立。
筑城完成后,赵构留下部分兵力守卫新城,主力部队则继续向前推进。三十公里外,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筑城工作。随着对机械操作的日益熟练,城池的修建速度越来越快,最终竟达到了一天建造一座城池的惊人速度。赵构的军队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一座座坚固的城池,为保卫国家、维护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形势发展势头良好,但宋军的大规模行动也引起了土蕃的警觉。一次偶然的遭遇战中,一支土蕃人马与正在修筑城池的民兵发生了冲突,双方均有一定伤亡。随后,随着民兵援军的及时赶到,土蕃人马选择了撤退。这一切都被郑大业密切关注着。他审视着地图,东边和西边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北边河套的部队也将顺着黄河两岸推进,两面夹击之下,北面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唯独南面的土蕃仍是一个隐患。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汉人对西藏的控制历来薄弱。在红朝时代,西藏地区也频繁发生动乱。随着兰州即将成为新的首都,土蕃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解决土蕃问题,河西走廊的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随时可能面临来自背后的威胁。因此,当务之急是先解决土蕃问题,以解除后顾之忧。
郑大业召集了皇子皇女们,他问道:“面对当前的局势,你们有何看法?”早在西征筹备之初,郑大业就已决定让每位皇子皇女独立管理一片区域,他鼓励他们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征程中,他们纷纷就战略战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些建议与郑大业的预想相去甚远,但他却非常欣赏他们的积极态度。皇子皇女们畅所欲言,提出了众多建议,这既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也彰显了郑大业培养后代的决心。
这时,成王赵松站起身来,向郑大业院长请示道:“郑院长,我可以走到地图前详细讲解吗?”郑大业点头应允:“当然可以,你请。”
赵松走到地图前,手握指挥棒,眼神坚定地望着兰州的位置,开始分析道:“兰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将成为我们宋国的新国都。国都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从地理位置来看,兰州东面是关中地区,一直由我方严密控制,因此东部防线坚如磐石,无需过多担忧。北方左面是沙漠,地势险恶,敌人难以穿越,因此北面的威胁也较小。右面则是黄河,自古就是天险,足以抵挡外敌。上方则是河套地区,目前也在我方的掌控之中。至于蒙古地区,也已被我军牢牢控制,北方的威胁几乎不存在。”
赵松顿了顿,继续分析道:“西面是河西走廊,虽然地势险要,但在我军的连续攻势下,正逐步纳入我方控制之中,因此西面的威胁也在逐步减小,直至消失。然而,南面的土蕃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土蕃与兰州接壤,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兰州地势平坦,缺乏天然防御屏障,一旦土蕃发动攻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土蕃的威胁,确保兰州的安全。”
赵松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令在场的人都深感信服。
郑大业鼓掌赞叹道:“殿下果真有见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的要害——土蕃问题。你们可敢亲自披挂上阵,挥师征讨?”赵松挺身而出,坚定地说:“郑院长,在下愿身先士卒,领兵平定土蕃之乱。”郑大业闻言,大为赞赏:“这才是我们汉家儿女的气概,敢于担当,不畏艰难。”
郑大业随即走出营帐,迅速集结了三千精锐之士,任命经验丰富的老兵吴林为总指挥,赵松为副手,共同担当起抵御土蕃的重任。正当众人准备出发之际,一名通信参谋急匆匆赶来,急声道:“郑院长,兰州告急!五万土蕃铁骑正猛攻兰州,兰州警备部请求我军立即增援!”郑大业面色凝重,却仍保持着冷静:“知道了,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向兰州进发。”
郑大业转过头,语气严肃地说:“现在土蕃重兵压境,直逼我们的都城,王爷,您看该如何应对?”赵成回应道:“我军兵强马壮,直接与敌人交锋即可。”郑大业又转向吴林,征询他的意见。吴林沉思片刻,坚定地说:“我们现在的实力远超敌人,打败他们不在话下。但我们的目标应该更高远,要彻底消灭他们,不留一个活口。这支土蕃部队是他们的主力,一旦被我们消灭,大局便已定下。”
郑大业眉头微皱,追问道:“那具体的策略是什么呢?”吴林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说:“兰州城内有三十多万百姓,他们的防守力量足以抵御敌人的进攻,所以我们不必急于救援。敌人目前还不清楚我们的实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主力部队绕道敌后,截断他们的退路,然后从背后发起猛攻,一举歼灭敌人。”
在兰州警备司令李凯的明智领导下,兰州城在初次抵御土蕃侵袭后便迅速提升了防御措施。他果断地将城外民兵撤回城内,确保城池的日夜安全巡逻,同时城中的107火箭炮团也做好了全面战斗准备。当土蕃人再次逼近时,兰州城已是严阵以待,城内实力足以击退来犯之敌。然而,在追击敌人方面,李凯意识到存在一定困难,因为精锐部队已被抽调至前线,剩下的民兵部队战斗力相对较低。他深知,只有配备先进武器,才能确保在防御战中与敌人抗衡并取得胜利。
当敌人来犯之时,李凯并未动用火箭炮,深恐其声威会将敌人吓退。相反,他选择了步枪和手榴弹来迎击敌人。当敌人借助云梯攀登城墙时,民兵们毫不畏惧地投掷手榴弹进行反击。土蕃人早已耳闻此地物资丰饶,人口众多,若能占为己有,无疑是大获全胜。尽管手榴弹的威力足以令人心生恐惧,但在上级的压力下,土蕃士兵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锋。土蕃首领更是深知这种雷火弹的威力,对其垂涎三尺,妄图将其据为己有,以便在战场上称霸一方。尽管在激烈的战斗中伤亡惨重,但他们却毫不退缩,决心要夺取这场战斗的胜利。
李凯挺身而出,亲自登上城墙指挥战斗,箭矢嗖嗖地从他头顶飞过,他却毫不畏惧。他下令将十几箱手榴弹抬上城墙,亲自投掷。身为经验丰富的军人,他的技巧自然高人一等。每次拉响手榴弹后,他都能精准地等待片刻,然后准确地将其扔向梯子中间,引发剧烈的爆炸,直接炸断了一个又一个梯子。其他士兵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一拉响手榴弹就急忙扔下,多数只能炸到地面上的敌人。随着梯子被炸断,敌人的攻击暂时停止。李凯迅速转移阵地,继续投入战斗。他的英勇表现极大地提振了守城士兵的士气,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坚守阵地。
土蕃首领一时进退两难。面对威力巨大的雷火弹,他已感到压力山大,而更令他胆寒的是梯子竟从中断裂,这无疑是攻城战的巨大阻碍。若强行进攻,恐怕会损失惨重;若选择撤退,则前功尽弃。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天空中突然飞来无数火弹,犹如天女散花。这是郑大业发来的电报,告知援兵已经到位,是时候发动总攻了。李凯不再犹豫,果断下令火箭炮全力攻击敌人。后方的火箭炮兵早已跃跃欲试,他们迅速调整好参数,炮弹便呼啸着飞向敌阵。紧接着,他们便忙着填装下一轮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