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叉是五寸长,前面两个尖,尖后是倒钩,尾部系着长长的细麻线,王小英接过鱼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抚摸着鱼叉,感受着那股冰凉而坚硬的触感。“叶儿姐,你是说拿这个打鱼?”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柳叶儿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是啊,这个可以打鱼,还可以练暗器功夫。省的闲的无聊,我特意做了十个,做为我们练功用。”
王小英乐颠颠地接过了鱼叉,心中充满了感激。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深厚的情谊。她知道,这将成为她们之间永恒的记忆。
在入冬的微风中,柳存秀、王小燕、常氏、徐氏和弓寿喜正忙着缝制新衣裳。布匹已经备好,新衣裳的制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他们的身影在暖阳下忙碌,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期盼。
与此同时,柳叶儿带领着王小英和弓寿福来到河边打鱼。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柳叶儿一边观察水中的鱼儿,一边向王小英传授打鱼的技巧。她耐心地讲解物体在水中的角度变化,让王小英逐渐掌握了其中的奥秘。
弓寿福虽然年纪小,但练习得晚,内力有所不足。他努力地模仿着柳叶儿和王小英的动作,尽管开始时一无所获,但在多次尝试后,他也开始捉到鱼了。
在柳叶儿的指导下,王小英的命中率逐渐提高。她不断地调整角度,终于成功地打到了三十多条小鱼。虽然都是小鱼,但他们的欢笑声响彻河边。
太阳逐渐西沉,三人带着满满的收获高兴地回到了店里。他们不仅带回了丰盛的鱼获,更收获了团结协作的喜悦和成功的满足。
柳存秀用十条鱼精心熬制了一锅鱼汤,剩余的留待下次使用。王小英再次品尝了这美味的鱼汤炖肉。
第二天,王小燕向柳存秀倾诉:“小姑,我和母亲商量好了,想回娘家过年,我们已经很久没回去了,我很想念她。”柳存秀温柔地回应:“那是应该的,回去和你母亲好好聚聚吧。”此时,柳叶儿也表示:“小燕,我打算去谭大人那里一趟,把弟弟接回来过年。”柳存秀感慨道:“小德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也很想他,是时候把他接回来了。”
王小燕提着十斤肉,柳叶儿拿着十条鱼,王小英紧随其后,三人一同前往襄阳知府。王丹露一见到他们,满心欢喜,仔细打量着他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的个头明显长高了。
柳叶儿将东西交给仆人,王小燕拿出一包银子,微笑道:“娘,这是你的分红,整整二百六十两。”王丹露接过银子,满脸喜悦,“这笔钱是我的了,一定要好好保管。”柳叶儿笑着回应:“夫人,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你只管享受数银子的乐趣吧。”
谭逸文得知柳叶儿来访,立刻回家探望。他热情地要求招待柳叶儿,王丹露看出他的心思,便顺水推舟,让柳叶儿前往谭逸文的房间。
柳叶儿与久别重逢的柳善德紧紧相拥,孩子气地冲过来,紧紧抱住她,“姐姐,我好想你。”柳叶儿仔细端详着柳善德,发现他长高了不少,也胖了一些,面色红润。她关切地问:“小德子,你在谭大人家过得习惯吗?”柳善德回答:“还不错,王姨待我如亲人,谭大人和蔼可亲,还有逸文哥一直照顾我。”
谭逸文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菜品虽然不多,但却无比精致。席间仅有三人,他不断地给柳叶儿夹菜,显得十分体贴。看着自己碗里堆满了菜肴,柳叶儿苦笑说:“逸文哥,这样吃下去,我会变成胖子的,以后恐怕没人敢娶我了。”谭逸文笑着安慰道:“别担心,我不会嫌弃你,我娶你就好了。”
柳叶儿哼了一声,表示不相信:“现在说得倒好听,到时候就不一定了。”谭逸文认真地表示:“我可以对天发誓,我谭逸文……”柳叶儿捂住了他的嘴,及时打断了他:“好了,我不想听那些不吉利的话。”
谭逸文感受到与柳叶儿的第一次肢体接触,心中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柳善德则觉得有些尴尬,自己像是多余的电灯泡。
饭后,谭逸文提议:“我要去给母亲上坟。”柳叶儿立刻响应:“逸文哥,我也陪你去吧,我也想给伯母磕个头。”谭逸文听了十分高兴,正合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