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赔了桃园的主人五两银子。雷永吉此时按律当斩。可是李世民假装不知情,只是砍断了一棵树。大喝一声,如有再犯,犹如此树。”
“为了感谢不杀之恩,雷永吉在后来的每场作战中都带着兄弟们冲在最前列,在一次战斗中还获得了先登之功,得赏500两黄金。”
“军队赶到西河城下时,守军收起了护城河上的吊桥,把上百名百姓留在了河边。其中还有妇女抱着孩子,为了避免被唐军祸害,准备投河自尽。李世民拉住缰绳,下令全军扎营,还向城内守军喊话,为了百姓免遭屠虐,明日再战。”
“第二天清早攻城,城门却大开,几名敌军向唐兵招手。兄弟们快进城,我们投唐了。在李世民还没想清是怎么回事时,一名敌将跪倒在他的脚下,称前一天要投河的妇女正是他的妻子。感谢李世民救了他妻儿一命,也是他昨夜带着数百人把城内的守卫官员杀掉,为唐军打开了大门。”
秦始皇此时看着屏幕,此子有勇有谋,可惜啊,朕没有这样的儿子。
而杨坚和独孤伽罗看着李世民的所做所为,再看看李渊,凭什么他能有这么一个儿子,再看看自家的儿子,一个太子,性格不行,早早废了,一个老二,伪装了那么久,把皇位传给他后把天下折腾成什么样子了。至于小姑娘所说的什么牛逼的爹,强势的妈,优秀的大哥和没用的他。那明显就是开玩笑的,李渊家的大儿子可比李世民要大十岁左右呢。
“等李世民带兵打到长安城时,城内的百姓早已经杀牛宰羊以迎王师了。可李世民秋毫无犯,反而给百姓带来了几十车粮食。人们争相加入唐军。而这年,李世民刚满十八岁。他的手下已经有十几万的兵马了。李渊也在同年封李世民为“秦国公”。”
“公元618年,李渊接受隋恭帝禅位,改国号为“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而这时天下还并未停止征战,想要治理天下,单靠仁义是不够的,还需要武德,据记载李世民能“箭穿七札,弓贯六钧”也就是说他能一箭射穿七副札甲,还能拉开180斤的硬弓。”
“这个禅位嘛!咱们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正统,师出有名,神仙指点或者祖上有大才能者,你看秦朝呢是祖家留传,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呢有斩白蛇的说法,至于唐朝,据说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李耳(老子)。反正呢,要么我家有王位要传承,要么给自己编一个特别牛的来历什么神仙下凡啦,仙人指点啥的,再不济给自己找一个特别牛的先祖。”
“关于李世民的武力,虽说记载可能有一定的夸大成分在其中,但是确实能看出李世民本人的武德充沛。”
“当然征战天下,只有个人的武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李世民亲自挑选了1000多名骑兵,所有人马皆穿黑衣黑甲,又称“玄甲军”。”
“而这支玄甲军分别由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和翟长孙统领。”
“就问一下这种神仙战力,还有谁?四个人里边就有两个被后世人尊为门神。”
“在这种强大武德的加持之下,李世民发兵征讨洛阳王世充。王世充笑他是“唐童”带来三万大军亲征。李世民一时之间陷入了重围,唐军都害怕万一全部都交代到这里咋整。李世民则下令让手下先回营,自己单枪匹马去垫后。”
“王世充命令旗下的悍将单雄信带数百骑兵突袭他。来个“斩首行动”。在几乎就要击败唐军时,李世民掏出弓箭,左右开弓,硬是在单雄信的眼皮子底下射伤大将燕颀。将其抓了回去。”
“经过一番休整后,又让五千步兵正面渡河,进攻王世充两万大军。而自己则带着精骑兵再一次冲锋。从早上打到下午,伏杀敌军8000多人。”
“王世充眼看打不过,就开始使用乌龟战法。避而不战,还搞起连坐一人逃跑便杀一家,鼓励父子夫妻之间互相举报。举报者免死,被举报者当街杀头。”
“李世民这边,将士们也不堪苦战。而此时尉迟恭的好友,他叛逃了,尉迟恭因此受牵连,得知此事后,李世民拿出一箱黄金,表示敬德兄弟,你我情同手足,我不会轻信他人之言,你把这钱收了,这件事呢,咱们就算他过去了,你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到心上。万一以后我有什么闪失,你呢就把这些金子当做盘缠。”
贞观时期的大臣们看着抬头挺胸的尉迟恭,再看看自家陛下,一个个用眼神控诉着,陛下偏心。而李世民则假装自己看不到,虽然有能力的人可以算是朕的心尖尖了,但是现在朝堂上有能力的人太多了,朕的心尖尖上已经住满了人。
“就问你,这谁抗的住,你朋友背叛你上司,你正在被你同僚怀疑呢,你上司给你一大笔钱,说我信你,你别怕。这么好的上司哪里去找。”
“上一个这样的上司还是我们的祖龙大大。他在得知王翦因病无法领兵时说“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你想想一个一统六国的帝王,委委屈屈的向你撒娇。这谁抗的住,反正我不行。”
秦朝众人看向王翦王老将军,羡慕啊,为什么不是我,陛下你看看我啊!我能一天12个时辰工作11个时辰的。(皇阿玛(王翦)他老了啊!狗头捂脸)。
而卷王李斯,拿出了这两天连夜整理的关于土豆和玉米扩大种植的计划书。哼,你们这群人,我李斯才是陛下的心腹,你们还差的远呢。
秦始皇看着李斯的计划书,内容很详细,不愧是李斯写的,扶苏,关于土豆和玉米的种植,你跟在李斯后面多学学吧。日后李斯便是你老师了。“喏!”扶苏上前走到李斯身后。打算一会和丞相一起出去看看两种作物的种植和发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