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清摄政王多尔衮进京初期较谨慎,遇事多听从范文程、洪承畴等汉族官僚的建议。
为了取得汉族官绅地主的支持,他以为明崇祯帝复仇讨贼相标榜,进京后的第三日(初五)下令:‘官民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着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
并张榜告示,诸降大顺政权的官员,只要现归降于清朝,就官复原职甚至加官晋级。
同时明确宣布,凡是被大顺军以追赃助饷夺去的田产一律归还本主。
这些保护汉族官僚地主阶级的政令一公布,遭受大顺政权毒打的官绅地主们无不弹冠相庆、歌功颂德。」
……
同日,湖广衡州府,衡阳城。
一连好几日的大雨已是过去,今日一早,天空终放晴。
上午巳时,唐世勋和于青青在亲兵与肃卫警备司的护送下,去往了城北郊的三板桥一带。
这三板桥位于楚军东路联军的行营之旁不远处,只见这片区域已成为了军管区,且已建成了一个方圆近一里的营寨,其外围则筑起了丈高的木栅栏,寨子设有东、西两座寨门。
该营寨并非东路联军的军事基地,在两座寨门上皆挂有‘楚军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牌匾,而今日乃是该院成立的揭牌仪式。
此时研究院的西门口已是聚集了百余人,其中有七人乃是研究院六个科的第一阶段核心层,剩下的则是各科的学徒、书吏、以及杂役等。
而在研究院内还有数十个负责安保的肃卫警备司成员,院外则有东路联军的将士负责日常巡逻。
在七个研究院的核心层当中,负责军工科的由隶属楚军后勤总部火器局的夏进财和赵载这师徒俩兼任正副科长;农业科由衡阳县衙主簿宋宜琛和县衙的工房司吏兼任正副科长;医学科由化名菲姐的原三神教主齐雨菲和吴敬祖担任正副科长;数理化三科则暂由左氏一人担任科长。
对于偌大的研究院而言,这百余人委实显得很是冷清,而此刻他们正在等候楚军大帅唐世勋的到来。
早在半个多月前唐世勋抵达衡阳城之时,他就授意于青青负责科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该院乃是隶属于肃卫而又颇具自主权的机构。
唐世勋脑子里有不少后世的科技知识,但之前一直没有个稳定的地盘做基础,他自然也没有办法发展科技。
如今衡阳城无疑处于楚军地盘的核心位置,在东西北三路联军的拱卫之下,衡阳城的安全有了极大的保障。
因此唐世勋在居中处理各方事务的同时,也在按着他自己的想法建立研究院逐步发展科技,而之所以要把研究院隶属肃卫,是唐世勋综合考量后做出的决定。
他深知科技的发展才是楚军的未来,这等核心力量自然要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而肃卫无疑是对他最为忠心的队伍之一,故而他决定将研究院暂归肃卫辖制。
楚军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一阶段设立了六个类别的学科,分别为军工、农业、数学、医学、物理与化学,其中又以军工、农业和医学为重点,数理化三科次之。
这倒不是唐世勋不重视数理化,而是这三科历来不受重视,故而根本没有相应的人才。
为此,唐世勋在四月下旬时就已致信王秀荷,让她派人护送门滩公校的校长左氏来衡阳城,因他早在今年正月初命左氏建立公校伊始,就定下了以数术为主的公校课程表。
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门滩公校已培养了两百余门滩的难民子弟,这些孩子几乎都是原后备营一千将士的儿女,且已经能熟练运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算法。
如今在零陵城的军债事务所就有二十几个从门滩公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军债和期货交易当中负责运算等工作。
不仅是学生,门滩公校的师资力量也由最初的不足十人扩展至了三十余人。
但唐世勋认为左氏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他需要更多的储备人才,以渐渐替代原有的军政两界之吏员阶层。
当然,左氏在这数月间积累的教学经验无疑是宝贵的,这也是唐世勋让她北上衡阳城就任研究院的数理化三科之科长的原因。
左氏也是昨日才风尘仆仆地抵达研究院,她除了在研究院任职以外,还会担任衡阳公校的校长,该校还在由秘书局进行筹建当中,预计在五月下旬正式建校招生。
而唐世勋则在绞尽脑汁地编写着他前世记忆里的数理化三科知识,但如今也只编写了部分数学课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