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太子之过与剿匪成功
太子“咚”地磕下头,额头撞在地面,发出沉闷声响,东宫的空气仿佛都被这一声磕头震得凝固了,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惩处,无人知晓。
皇帝负手站定,面色阴沉,怒视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太子。皇后心疼儿子,赶忙上前,“扑通”一声跪地,声泪俱下地哀求:“皇上,太子年轻不懂事,一时糊涂铸下大错,您就饶他这一回吧。”
皇帝并未理会皇后,而是看向太子,声音冷厉:“糊涂?你勾结山匪,谋害永安王,眼里可还有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太子低着头,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大气都不敢出。
大太监呈上太子与山匪往来的书信,皇帝重重地将信件扔在太子面前,质问道:“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太子看着信件,身体瘫软,知道自己已无从辩驳。
皇后仍不死心,不断磕头,额头泛红:“皇上,太子是您的亲骨肉啊,您若严惩他,臣妾也不想活了。”皇帝看着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忍,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朕不能因私情废国法,但念及父子情分,从轻发落。”
随后,皇帝下令:“免去太子监国之权,罚俸一年,禁足东宫半年,闭门思过。”太子如获大赦,连忙磕头谢恩:“儿臣谢父皇不杀之恩,定痛改前非。”
皇帝走到太子面前,神色缓和,语重心长地说:“为君之道,在于仁厚爱民,你却为一己私欲犯错。往后半年,你要研读史书、学习治国之策,深刻反思。待禁足期满,朕会考校你,若学有所成,再担重任。”太子重重地点头,眼中满是悔意与决心。皇后也松了口气,东宫的紧张气氛逐渐缓和,而太子的蜕变之路,才刚刚开始。
户部尚书楚凌岳捻着胡须,满脸疑惑,对身旁的工部尚书陈玄合低声道:“这事儿可太蹊跷!咱们先前派了多少人手去落风山剿匪,银子花了不少,折损了许多人力,结果连根匪毛都没捞着。这刘星不过是个商部员外郎,永安王虽说身份尊贵,可也没听说有多少行军打仗的能耐,怎么就轻轻松松让劫匪归降,还把官银全追回来了?”
陈玄合微微皱眉,附和道:“是啊,我本以为此次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都做好再从府库拨银子填补亏空的打算了。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法子,该不会……”话说一半,他意味深长地顿住,眼神里满是怀疑。
楚凌岳目光闪烁,接着说:“莫不是和那些劫匪达成了什么私下交易?这其中指不定藏着什么猫腻。追回官银虽是好事,可这过程实在让人难以信服,必须得好好查一查,否则这事儿透着的古怪,我实在难以安心。”
朝堂上,叶不凡正向皇上复命,“此番前往落风山剿匪,幸不辱命!落风山劫匪已悉数归降,此前丢失的官银也均已追回。如今,永安王与商部员外郎刘星正押解着一众劫匪返程。此外,臣在执行任务期间遭遇不明匪徒袭扰。这些匪徒行事狠辣、手段诡异,试图阻碍臣等行动。但臣麾下禁军皆是精锐,岂容匪徒放肆。一番激战后,已将其全部射杀,确保了任务顺利推进。后续臣会彻查这批不明匪徒的来历,一有消息,即刻向陛下禀报。”
皇上脸上满是欣慰之色,朗声道:“永安王、刘星、叶不凡,此次你们协同作战,成功让落风山劫匪归降,追回全部官银,实乃大功一件!永安王,贵为皇室宗亲,此番亲赴险境,不辞辛劳,尽显皇室担当,不愧是我朝肱骨。”
言罢,皇上又赞许刘星:“这刘星,虽官职不高,却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出非凡的谋略与胆识,竟能想出如此巧妙计策,协助剿匪,为朝廷排忧解难,朕日后定会多加重用。”
接着,皇上又看向叶不凡,温声道:“叶不凡,你统领禁军,作战勇猛,面对不明匪徒毫不畏惧,将其全部射杀,护得众人周全,保障任务顺利完成,朕甚感欣慰。”
说罢,皇上微微叹了口气,略带疲惫地摆了摆手:“叶爱卿,你这段时日奔波劳累,是该好生歇息一番。那些不明匪徒的事情,朕已安排其他人着手彻查,你就不必再为此事劳心,只管安心调养。”
叶不凡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如此体恤臣等,臣肝脑涂地亦难报圣恩。此次能顺利完成任务,全赖陛下洪福齐天,运筹帷幄,指引臣等前行方向,方能让一切顺遂。”
:“臣身为禁军统领,保家卫国、护佑百姓、执行皇命本就是分内之事,不敢居功。能在此次行动中与永安王、刘大人携手,实乃臣之幸事。永安王谋略深远、刘大人足智多谋,皆让臣受益匪浅。”
:“至于歇息调养,臣不敢懈怠,待稍作休整,必当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为陛下分忧,若再有匪患或任何危及朝廷之事,臣定当冲锋在前,万死不辞!”
皇上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道:“叶爱卿,你忠心可鉴,朕心甚慰。日后,朝廷也定不会亏待你。”言罢,他神色转为凝重,提高音量问道:“众爱卿,落风山这批劫匪虽已归降,但如何安置,朕想听听诸位的见解。”
话音刚落,一位大臣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此等劫匪,胆大包天,连官府的银子都敢劫,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当全部斩杀,以儆效尤!”
话声刚落,另一位大臣立刻站出来反驳:“陛下,臣以为不妥。如今劫匪既已归降,若尽数斩杀,恐寒了天下归降者之心。不如诏安,一来彰显陛下圣心仁厚,二来还能将他们收为己用,充实边防或参与劳役,为朝廷效力。”
皇上将目光投向兵部尚书谢华飞,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探寻,开口问道:“谢爱卿,在这劫匪处置一事上,你久掌兵部,深谙军事与用人之道,心中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