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阳观念保守,对于吴盼盼早恋,他很不赞同,听到吴胜邦骂,他还不了口,只得心怀愧疚,默默地挂了电话。
直到第二天去上班,他心中还是很不舒服。
出国一周,一想到又要面对上级的检查,孙朝阳头疼不已,还好那两位同志不在,让孙朝阳偷偷松了口气。
刚坐进自己办公室,他下意识又吼了一声:“冉云,泡杯茶来,泡六安瓜片,水不要太滚,八十度就好。”泡绿茶温度不能太高,如果是一百度沸水,里面的维生素c会被杀死。汤色也会变成黄色,少了些滋味。
喊了两声,小玉端了茶杯进来,低声道:“孙哥你回国了,咱们可想死你了,冉云已经好几天没来杂志社。”
孙朝阳意外:“没来,去哪里了?”
小玉道:“谁知道呢,大概是回家了,昨天旅社的老板过来结账的时候,说冉云已经退房走了。”
孙朝阳惊喜:“回家了,那就好,那就好啊。倒不是因为那点房饭钱,反正也不值什么。主要是我和迷迭香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小姨子老呆在我这里也不是个事儿。我以为她还要赖这里一段时间,没想到这就走了。”
说着话,他站起身,兴奋地搓着手:“肯定是林大少把她骂走的,你想啊,人一个小姑娘,在这里哭了几场,早伤透了心。林淘沙,渣男!”
“倒不是被林编骂走的,但这事和他却有点关系。”小玉面色忽然变得古怪。
孙朝阳疑惑:“你说什么没头没脑了,怎么了?”
小玉忙打开放在孙朝阳办公桌上的新一期《中国散文》,问孙哥你还没有看这期刊物吧,孙朝阳说我到单位屁股都没有坐热,还没来得及看。
小玉指着书页中一篇散文:“孙哥你先看看,看完我们再说。”
孙朝阳一看,顿时抽了一口冷气。题目是《一次难忘的春游》,作者署名霍然是冉云的名字。
他一目十行地读起来,这一读,忍不住叫了声好。
文章的内容依旧是写她读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三苏祠春游。但和第一版“今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不同,起首就引用了宋朝大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客游空自叹,归计与谁评。尚喜长亭下,云穿夕照明。”然后写到“陆游曾出任嘉州通判,行走于古蜀道中。杨慎在贬斥云南的三十多年里,曾七次回到四川老家,让他们很乐意用天赋的诗歌感觉,和先贤东坡居士今古唱和。”
文章就此展开,然后开始写眉山的人文掌故,写岷江水,写蜀山,写“映入平羌江水流。”
写历史和现代的交错,写历代文人和苏东坡的心灵感应。
这文章怎么说呢,还是老一派的散文手法,趣味性不足,却厚实丰满,笔墨老道。
也算是一篇佳作,可以上国家级刊物那种。
孙朝阳:“这……这是冉云写的……是不是枪文?责任编辑是谁,主编是谁?“
小玉低声道:“枪手文无疑,可我们都不敢说,责任编辑是小赵,主编是我。送上去后,是周总编签的字。孙哥,林大少是你的好朋友,我们以为你晓得的。”
“玛德,混账嘛不是。”孙朝阳立即明白小玉刚才为什么神色古怪,这篇散文文风浑然天成,一看就是老手,还是水准非常高的那种。估计是冉云靠着一路哭,哭到林大少心软帮她另外写了一篇。小赵和小玉顾忌着大少和自己的脸面,就过稿了。
孙朝阳怒不可遏:“你是干什么吃的,收枪手文可不是开玩笑的,出了事你负得起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