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今日给李瑛讲完了功课,拿着杨述送过来的茶水,坐在椅子上歇息。李瑛整理好了桌上的书本之后,就问道:
“明日就是顾娘子的生辰了吧?”
常安点点头,明天又是每年的中元节,也是顾鲤的生日。
“你可有准备什么礼物?”李瑛也坐到了常安的身边,伸了一个懒腰。
“自然是准备了,”常安笑着点点头,说道:“不仅如此,我还买通了小乖和二乖,他们到时候也有表示的。”
李瑛眉头挑起,很有兴趣地问道:“你准备了什么?小乖和二乖又要表示什么?”
“现在殿下还不能知道,但是小乖和二乖要说的话,我还是能告诉殿下的。”常安笑了笑,然后和李瑛咬起了耳朵。
李瑛听完后,也是感觉很不错,说道:“怎么你每年的顾娘子生辰,你都能准备不一样的东西啊。你是不是提前就准备了?”
“每年都是,这事儿不能马虎。”常安说道。
“怎么样殿下,明日要不要前来赏光,我还是会宴请朋友一同吃饭的。”
李瑛听到这个,那可就是忙不迭地答应了:“去,当然去了。白吃的饭哪里能不去!”
常安笑着:“那殿下,我可就先走了,顺便去一趟东市取东西。”
“走!我们一起去”李瑛首当其冲站了起来,然后说:“我也顺带给顾娘子买些礼物。”
常安点点头,然后和李瑛走到了外面。本来杨述是想给李瑛也准备一个步辇的,但是李瑛却嫌麻烦,就免去了,和常安同坐一个步辇。
......
李隆基今日下朝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内休息,此时高力士已经在自己的位置上批奏折了。
李隆基身边的两个大宦官,一个是高力士,一个就是成公公了。成公公负责跟随李隆基,照顾陛下的饮食起居;而高力士则多居于殿内,帮李隆基批改奏折。
这日高力士批改奏折时,忽然看到了一封弹劾的奏折,奏者署名是宇文融。
奏折上书:
陛下,今天朝实行承包制,臣起初认为乃是大良之策,但近日之变,臣窃以为不妥。今将天下地分与小民,虽解土地不均,然则赋税难收,劳民伤财。
今天朝人口众多,土地肥瘦不均,所产之粮种与产量亦不同,官府难以统计其数。但今有小民藏匿其粮,非人检举,官府亦难以察觉。虽私藏粮者少,若有官吏道德败坏,私自藏匿,使之成风,节度使与其下之吏上下勾结,朝廷难以察觉。
长此以往,致使国无充饷之粮,此可谓后患无穷也,王莽篡汉,建新朝不过一十六年而速亡,如今土地之法与其甚似,犹如脱胎换骨。此言,望陛下明辨。
“力士?”
李隆基此时就喊道,高力士这才回过神来,换上寻常的神态,回礼问候:“陛下。”
“今日的奏折,可有什么大事的?”
高力士此时就拿起了宇文融写来的奏折,说道:“回陛下,有。”
随后他就用这个奏折作为指示器,指了指一侧的折子,然后说:“本月,溪州蛮族贾行璋,欲起事,威胁溪州边沿。然后便是东突厥,毗伽可汗再次乞婚,欲陛下做主。”
李隆基点点头,高力士便再次放下了手上的奏折,然后拿起自己刚刚指着的奏折,交给了李隆基。
后者接过了奏折,问道:“剩下的还有些什么奏折,没有要紧事情了吗?”
“没有了,陛下。”
“好。”李隆基坐到了自己的龙椅上,然后开始思索了起来。
但是此时,李隆基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开口道:“成公公,你差人去准备一下明日的中元节祭拜事宜。”
“顺带从库中,挑选出礼物,明日给淄川郡夫人送去。”
“是,陛下。”
说完,成公公就转身离开了。高力士此时来到了李隆基的身边,来之前还不忘把宇文融的奏折放到了已批改的那一沓上。
......
回到家中,常安把顾鲤送到了屋内,然后在门口跟两小只蹲在亭子里,小声地密谋些什么:
“怎么样?阿耶让小乖和二乖准备的东西,可都有记得?”
两小只都点点头,说道:“记得了。”
“那记得什么时候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