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自己真是黄泥巴落在屁股上,不是屎也是屎了啊。
这时有个小吏小跑过来,躬身道:“茅先生,有人带了封书子过来,人就在门口。”
茅元仪是孙承宗最信任的幕僚之一,人们对他还是很敬重的。
“好,我去看看。”
茅元仪一路走到衙门门口的侧门前,那边有一队披着绵甲的士兵在把守,不远处都是衙门和军营,来往人等不是官吏就是将领,有整个营的铁骑兵在此驻守,一队骑兵正好在衙门前不远的道路上经过,赤帜张扬,旗帜遮天蔽日,骑兵手中的刀枪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半骑兵都是披着对襟泡钉绵甲,也有少数骑兵披着正经的铁鳞甲,甲光相当眩目。
骑兵们都是十分雄壮的辽东汉子,他们虽然没有被辽西各将门收入麾下,但在辽西少数的铁骑营之中,待遇和装备也是相当不错的,孙承宗本人就在这里,将领们从别处搞钱都行,但铁骑营和车炮营的装备还有训练都还是相当不错的。
后世所谓的关宁铁骑,前身就是这支孙承宗督师辽东时建立的这支铁骑营骑兵,现在的称呼就是叫铁骑营,关宁铁骑是后人方便称呼的叫法。
数百骑兵持刀枪束重甲而过,想不引人瞩目都难,关门附近经常看到整营的铁骑兵经过,对附近屯垦的百姓的心理也是有极大的安慰作用,自孙阁部督师辽东,从几万残兵到如今十几万兵马,而且有车炮营和铁骑兵这样强悍的营伍,将领的内丁数字也大为增加因为孙阁部对部将约束不严,大量的辽西将门从庞大的军饷中分得了好处,将门有钱了,蓄养的内丁数字就大为增加,这看起来是一种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却又是相当有效,最少在现行的体制下,将领有钱就等于内丁数字增加,内丁数字增加就等于战斗力的增长,辽西这里给了人们相当稳定的感觉,几十万辽民从关门到宁远一带开辟出了大量的荒地,在这里安居立业,如果不是有眼前的铁骑洪流,也很难叫人安下心来在此定居。
茅元仪很快把眼光从眼前的铁骑队伍中收了回来,在侧门处有一个戴着圆笠帽,穿着青色比甲的佣仆模样的人,茅元仪向这人招招手,对方立刻跑了过来。
“小人见过茅大人。”来人在门前跪了一跪,然后两手奉上一封包好的大红封套来。
“免礼。”茅元仪说了一句,接过信看了封皮,面色一动,当场直接撕开,站在门口便直接看起来。
“李先生说你可以回答我的问题?”茅元仪看着这个佣仆,这一下看出对方气质不凡来。两眼目光甚是灵动,身形并不魁梧,但明显是练过武的好手,茅元仪在军中多时,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是的。”佣仆模样的青年笑道:“在下是徐小七,一直在李先生门下奔走。”
茅元仪笑笑,说道:“怕是在和记店铺里王先生门下吧。”
茅元仪和京师和记的三个大佬都算熟悉,毕竟当年这三人都和自己建立过交谊,对和记在京师的布局茅元仪还是大略知道一些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写信给李国宾,询问十三山的异常调动之事。
孙承宗近来心思没放在这些事上,茅元仪以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完全能自己做一些事了。
李国宾的复信很客气,当然不是因为和茅元仪的旧交,而是针对茅元仪现在的身份地位做出的回复。
不管怎样,茅元仪是孙承宗最为信任的幕僚,多半时候都能代表督师的意思,虽然茅元仪此前的那份信孙承宗并不知道,但从和记的应对来看,应该还是相当重视了。
徐小七笑而不答,这种问题原本也用不着回答。
“那你详细说说,十三山近来的动作频繁,到底是何用意?”茅元仪也不客气,直截了当的问道:“最少有五百人左右的精锐自锦州到宁远一线潜出,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茅元仪又用警告的口吻道:“锦州守将是原大同镇总兵官麻总兵,世代将门,朝廷总会替他存体面,但如果你们威胁到辽西防线,阁部大人绝不会允许,恐怕对麻总兵也会大有干碍的。”
从十三山后金防线突出来,接着就是明军锦州防线,现在是麻承恩在锦州镇守,尤世禄原本是守锦州的,现在跑到大凌河那边去了。
茅元仪的警告简单有效,如果和记的兵马跑出来搞风搞雨,首先板子就会落在麻承恩身上。麻家已经与和记绑在一起了,是正经的盟友,和记要是弄出漏子就等于出卖盟友,这黑锅不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