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着户部的汇报,非常满意。大明的货币收入,终于从四百万出头提高到六百万两白银了。而这两年来,裁撤了二十多万军队,极大的减轻了财政负担。
现在就是辽东和关宁军的军费是最大支出,一年百万两。
但是,辽东没有收复之前,建奴没有彻底消灭,他也不敢裁撤关宁军。
锦衣卫校尉读完了昨日国内发生的大事后,督察院的一份奏章引起了崇祯的注意,有一位御史,揭发万历朝的科举舞弊案。
崇祯有些摸不着头脑,现在离着万历朝都过去泰昌、天启两朝了。怎么还有人翻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儿。
他仔细看去,发现是这事牵连的那一科,其中有几个人目前已经是朝廷重臣。这让他顿时警觉了起来。这件事不简单。
奏章最后,这名御史指名道姓的弹劾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乡试中有违规行为。他本人出生在东莞,生活在东莞,户籍也在东莞,可是他冒籍,跑到祖籍所在地,老家广西滕县去考试。
明朝的科举和后世的考大学一样。有的省份是高考大省,你到山东河南试试,分分钟虐哭你。有的直辖市上本地重点大学,分数非常低。山东的非重点可能这里上北清。
所以好多人,为了降低难度,纷纷曲线前进,跑到直辖市或者边疆身份参加考试。最迷幻的就是,把孩子小学就送出去,例如三岛之国。高中毕业就可以拿国籍,然后以留学生身份回来。第一流的大学免试入学。
大明这种事也不少,毕竟科举太难了。
看到涉及袁崇焕舞弊,崇祯陷入了沉思。
袁崇焕如今已经是大明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官员,也是执掌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最大支出的财政、管理最多官员的封疆大吏。
他的身上无小事,这个弹劾虽然只是在揭发万历朝的事情,最后不疼不痒的提了一下,袁崇焕冒籍考试的事情。但是,崇祯知道,这是一种试探。谁知道这些人手里,还有什么猛料没有爆出来。
崇祯对党争是非常讨厌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也只能明发,看看是谁在搞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崇祯把朱批的科场舞弊案明发后,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因为出问题的这科考试,可是出了不少的大员的。尤其是袁崇焕。
宁远的总督衙门里,袁崇焕倒背着手,看着窗外。
辽东的秋天已经开始冷了。树叶在几场秋雨下都落了。只有几片叶子,还倔强的挂在枝头。在凄风冷雨中摇曳。
何可纲负责中军,他是中军副将,也就是副总兵。
情报、参谋等工作一般都是中军来做的。他相当于袁崇焕的参谋长。他面无表情的读着京城传来的消息。尤其是科举舞弊案的消息。
袁崇焕脸色阴沉,一言不发的沉默着。
这件事可大可小,往严重了搞,可以让他身败名裂。科举可不是小事,他今时今日的地位都是科举考出来的。科举是大明为数不多的,还有些最低程度的公平的良政。
要是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不仅面子里子都没了。官位也是保不住的。
他知道,这些事情就是冲着他来的。在形势恶化之前,他必须有所行动。因为有人在看着呢。
“何大人就没有什话想对本部院说吗。”袁崇焕冷冷的说道。
“生文龙,国不幸;用文龙,朝廷不幸;杀文龙,公不幸”。何可纲低头说道。
其实就是毛文龙在,东林不幸罢了。即当了财路,又搅合他们议和之路。更关键的是,毛文龙这个老阉党,是郑贵妃一系最后掌兵权的高官。
袁崇焕苦笑,何可纲也是明白人啊。他低声吟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