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王,这是哪里的话?想当年你将大唐的版图扩大不知道多少倍,只要是大唐人,谁不记得你的功绩?这么说一句吧,你就是化成灰我都认识……………不是,镇国王,我不是那意思,你别跟我一般见识。”
张小瑜:“………………”
玛德,这厮有点本事,只不过不大会说话。
“王玄策是不是在山上?”
“在,在的,不然我们也不能在这喝西北风。镇国王,你放心,虽然朝廷让我们过来讨伐王土匪…………讨伐王将军,可是我们没动一兵一卒,真的,不信你去问王将军。”
刘仁轨说到这,又故弄玄虚靠近张小瑜小声说道:
“镇国王,实不相瞒,小人知道王将军是你的兄弟。自从王将军到了这山上,小人不但没动一兵一卒,还私底下送了不少吃的给王将军。不然这山被围的死死的,咱们不去攻打,只要守住下山的路。找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严防死守,饶是王将军本领再强,那也下不来。春夏还好,山上有野味。可是秋冬不行。这地方可不比南方,到了冬天,山上光秃秃的,王将军他们吃什么?他们可是几百口人呢。没有我们私底下送吃的,他们真得饿死,真得。”
“你这厮倒是人才,叫什么名字?”听到这话,张小瑜打心底对刘仁轨高看一眼。
识时务,真俊杰。
“镇国王,小人刘仁轨。”
“刘仁轨?你是刘仁轨?”听到这,张小瑜大吃一惊。
怪不得,怪不得手下将士如此有定力,合着这是刘仁轨。
这个刘仁轨可不简单,年少家境贫寒,敏而好学。历史上百济叛乱,刘仁轨率军联合新罗成功镇压。三年后,百济伙同倭寇再叛乱,又是这个刘仁轨与孙仁师等人在白江口打败倭寇军队。
“镇国王,你认识小人?”
“不认识,不过听说过你。对了,听说你是读书人,怎么干这种刀口舔血的活了?”张小瑜一边说一边下马将正弯腰施礼的刘仁轨给扶起来。
“镇国王,别提了。小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子,一岁会说话,两岁能读书,三岁会写字。自小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娶个公主洞房花烛。可长大后才发现,自己运气真背。镇国王你在时,我还没开始科举。等镇国王你都出走三年了,我才开始科举。”
“咋滴,不会游泳还怪水草缠第三条腿了?你科举跟我有什么关系?”
“镇国王,你有所不知,现在的科举和你在时的科举完全不一样。你在时,科举是拼文采。你离开后,科举名存实亡,拼的不是文采,拼的是关系。像我等底层人,哪里有机会出头?”
“啥玩意?明目张胆的徇私舞弊?”
“别提了,人家自然有人家的一套。现在科举取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世家门阀子弟。有一个不是世家门阀子弟,那也是世家大小姐看上的小白脸。”刘仁轨说到这明显痛苦,停下沉默许久,这才开口继续说道:
“镇国王,这么说一句吧。我现在带着这一万人打进长安城,都比科举考试考进长安城要容易。”
张小瑜:“………………”
提前了?黄巢哥的事要提前干了?
“既然考进去比打进去还难,那还考个毛?打进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