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说沈明贵这个人喜欢出歪点子,爱出风头,一点都不假。他知道大家都在探索华夏沿线国家的海洋神话,有意思转移话题:“你们能够说清楚华夏里面的至高神?”小聪说:“孙悟空。”沈明贵说:“孙悟空不是至高神,刘傻子你来回答。”
刘傻子教授说,至高神有如来佛祖,这是明代神怪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自称“释迦摩尼尊者”,略称如来,身份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老,住于西牛贺洲天竺国娑婆灵鹫仙山大雷音寺宝刹,在大雄宝殿的佛堂上坐莲讲法。
刘媛媛说,因创立佛教,被尊为佛界教主与治世之尊;贵为群佛之首,是众佛菩萨的领导者,统领所有佛门弟子。法力高深莫测,极擅通悟禅理,掌握着无边大乘佛法;修有丈六金身,法器为金钵盂、舍利子、金紧禁三箍等。
程萍编辑说,如来在雪山顶上修炼时,曾被孔雀一口吸入肚中,后剖脊而出;如来欲伤孔雀性命,却因诸佛以“如伤其母”之言劝阻,故封孔雀为佛母。并曾以碧藕荷叶重塑哪吒之身,为救遭子追杀的李靖而赐之佛塔,将哪吒收作义子,使其以佛为父。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请如来佛来收服孙悟空,孙悟空以为一筋斗云可以十万八千里,但是,没有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佛手化五行山将其镇压五百年。
刘傻子教授继续说,为了弘扬佛国大典《三藏真经》以劝人为善,而让观音入世寻找取经人;亦曾帮助唐僧师徒收伏六耳猕猴和大鹏金翅雕等妖怪。最终将取经成功的唐僧一行全体正式封为座下的佛家门徒。其人物原型本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佛”,佛祖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蓝毗尼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为古印度思想家。其所创佛学信仰源于尼泊尔,该教派文化的影响力兴于多国,位列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沈明贵编辑说,我认为,至高神还有菩提老祖。在整部《西游记》中,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菩提祖师的来历。但是我们隐约可以从侧面感受到菩提的法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如来的几个神通广大的徒弟阿傩、迦叶等,在菩提老祖面前实在不值一提。再看看观音的徒弟木吒;以及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两个留守道观的小徒……;这些都足以说明:菩提老祖的本领要强于徒弟N倍!那么照此推断:菩提的法力那要比悟空高出N个数量级,至少与《西游记》公认的法力无边的如来相当。
刘媛媛编辑接着沈明贵的话头说,《西游记》第八回中,如来言曰:“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而恰好菩提祖师正是身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座斜月三星洞中传道。
依如来法力广大,他曾自言能识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瞒过如来的法眼呢?只有三种可能,其一,菩提只是暂住西牛贺洲,只为教导孙悟空而来,而后便可功成身退;其二,菩提的法力与如来相当,甚至超过如来,以至于如来的法眼都不能觉知菩提的存在;其三,菩提便是如来。
于张喜文史作家说,如来收复孙悟空时,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还质问孙悟空:“你除了生长变化之法,在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
李任惠科普作家说,悟空学艺时,精通百家的菩提悟空随便挑一样学,他让孙悟空选学的有道字门的三百六十旁门,包括术字门的请仙扶鸾、趋吉避凶,流字门三教九流的看经念佛、朝真降圣,静字门的参禅打坐、戒语持斋,动字门的采阴补阳、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驳杂。从这些能够看出:菩提不拘泥于一门一派,兼容并包、百家皆通。
沈明贵说,菩提老祖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让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筋斗云等等。菩提老祖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便是如来和太上老君,也只不过是佛、道两家而已。可以说,菩提祖师虽然名气不响,却属真正的高人,法力无边。
刘媛媛编辑说,我认为女娲属于至高神。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创世神话,华夏概莫能外。远古创世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超越了混沌的自然存在,对世界万物和人类自身的存在开始自觉的思考和追问。华夏创世神话很多,分别来自于远古初民对宇宙万物的初步认识,女娲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初母,“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即是最为著名的创世造人神话。
神话专家夏青说,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女娲的初母形象已被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的大多数民族所认同。我们在童年时代也有这样的追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对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大人们常常会以女娲造人来回答,来自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就这样以口传的形式延续下来。
张洪德教授说,《山海经》是中国古典中的奇书,涉及地理与神话,里面有女娲的简介:“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成书于商代,女娲名字和神通在此书中出现,说明女娲神话传说的来源十分古老。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巴楚地区广泛流传。
这个时候,沈明贵说话的口气冷嘲热讽:“刘傻子,你说你是石头转世,莫不是女娲补天的石头转世。你说你梦见过女娲,你没有说你还遇到美女外表的蜘蛛精与白骨精。”
程萍编辑说,沈明贵,你烦不烦。别耽误我们继续讨论华夏流传的至高神。我认为,伏羲是至高神。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在西汉时流传更甚,各种史料典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资料非常丰富。《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流水;苍天补,四极正。涸,狡虫死,颛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