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徒劳无功。
只要你们能达到寡人的要求,寡人必定重重拔擢你等!
扶苏确认自己的理解没有错误,抬头看向嬴成蟜:“既然如此,侄儿以为王叔不应该于方才言说那番话。”
嬴成蟜微怔:“哪番话?”
扶苏认真的说:“欲求高爵乎?欲求高官乎?欲如吾一般连战连胜乎?若有欲,吾皆许之!”
嬴成蟜半蹲下身子,笑而发问:“为何以为乃仲父不应该说这番话?”
扶苏诚恳的看着嬴成蟜:“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曾说:君子吃饭不求吃饱,居住不求安稳,做事迅速敏捷,说话谨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称得上好学了。”
“军校乃是教习之所,亦是学习之处,更是为我大秦培养官员将领之地。”
“王叔非但不要求其克己复礼,反倒是以财权诱之。”
“侄儿以为,不妥也!”
嬴政原本温和的笑容迅速收敛。
但在他开口呵斥之前,一只手却握住了他的手腕。
嬴成蟜手按着嬴政,双眼却始终看着扶苏:“管子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若食不果腹、居不安寝,民何以知礼,何以知荣辱?”
扶苏摇了摇头:“王叔断章取义也!”
“王叔所引之言,出自《管子·牧民·国颂》。”
“于此篇,管子亦曰: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并曰:文巧不禁,则民乃淫。”
“管子说:减少刑罚的关键,在于禁止奢侈。”
“管子又说:不注意禁止奢侈,则人民放纵淫邪。”
扶苏认真的说:“衣食足,与文巧(奢侈浪费)并不相同也!”
“恰恰相反,奢侈之风起必会令黔首衣食不足。”
“王叔也非是在以衣食足励众将,而实是在以奢侈励众将!”
“被奢侈所号召、因追求奢侈而好学之人,待到其为官治民,又怎能不放纵淫邪、为祸一方?”
嬴成蟜不由得暗自点头。
扶苏说的对吗?
至少在嬴成蟜看来是没错的。
为了权力和财富而努力学习的人,你如何能奢求他在学成为官之后不贪权求财呢?
我不努力学习的时候没有权力和财富,我努力学习了还是没有权力和财富。
那我这习不是白学了吗!
未来的大秦必然要改变教育理念。
但在这个时期,扶苏的观点却是不合时宜的。
嬴成蟜温声道:“《管子·牧民·四顺》却又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政令之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之所以会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懂得给予是为了有所获取,这可是治理政事的法宝!”
“看看那些将领们!”嬴成蟜抓着扶苏的肩膀,让他看向那些远去的将领,认真的问:“你觉得,他们是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人,还是追求高爵重权之人?”
遥望远处那些振奋激动、言谈间皆是升爵岁俸的将领,扶苏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他们是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人。
他们对于财富和权力的渴望简直是明晃晃的写在脸上!
扶苏小嘴一扁:“他们是追求高爵重权之人。”
嬴成蟜欣然而笑:“对喽!”
“他们是追求高爵重权之人,这就是他们的心中所愿。”
“而今乃叔父理当顺应民心,方才能让军校的各项命令被顺畅执行。”
“若是逆民心而行,众将必阳奉阴违矣!”
嬴政、蒙恬、李斯等人看嬴成蟜的目光都有几分无语。
至于吗?
既然嬴成蟜能随手引用《管子·牧民·四顺》,嬴成蟜会对《管子·牧民·国颂》断章取义?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个逻辑陷阱。
对《管子·牧民·国颂》的断章取义就是用来勾引扶苏出言反驳的。
年岁尚小却博览群书的孩子哪忍得住大人用错误的知识教训他?
只要扶苏反驳了,话题就会跟着往下走,然后被顺民心这一刀给砍了!
但,扶苏还是个孩子啊!
面对一名六岁孺子,你辩就辩了,至于用计吗!
嬴成蟜才不管那么多呢。
他又不是教典籍的夫子。
略略考教了一番扶苏的知识储备并顺利让扶苏陷入知识冲突后,嬴成蟜笑而起身:“王兄……”
又是话还没说完,扶苏便满心担忧的看着嬴成蟜,高声道:“可是,这是不对的!”
“《吕氏春秋·去私》深赞墨家巨子腹杀子去私,亦赞祁黄羊举荐仇敌解狐为南阳令、举荐儿子午为国尉。”
“孔子亦赞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chóu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为公、去私,方为君子,方可为国之重臣。”
“若心皆私欲,如何能为国分忧!如何能匡扶礼制!如何能牧民守土!”
扶苏肉乎乎的小脸蛋鼓起,攥紧两个小拳头,倔哒倔哒的看着嬴成蟜:
“王叔,谬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