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坦然颔首:“确实是本侯自找的。”
“本侯早知本侯会走到这般地步,但局势如此,本侯明知不可为却也不得不为。”
“本侯早知本侯必死无疑,本侯也并无偷生之念!”
“请长安君与王上放心。”
大肆提拔门客、党同伐异、把控朝政时,吕不韦就知道这必然会让他未来无法全身而退。
但彼时的大秦内部动荡、外有强敌,纵约之国两次伐秦,吕不韦必须要以极强的手腕将朝政完全把控起来,这才能集大秦之力对抗天下!
但凡吕不韦对大秦的掌控力弱上几分,大秦很可能已经亡了!
借赵姬之手挡回嬴政的加冠请求时,吕不韦也知道这触怒嬴政,成为嬴政处死他的原因。
但彼时的嬴政还没成长起来,夏太后也尚未驾崩,韩系外戚势力依旧极其顽强,吕不韦还需要时间去把刺拔干净,才能放心将权柄交给嬴政!
顶着嬴政的不满,布局逼死嬴成蟜时,吕不韦更知道这会让嬴政暴怒,让嬴政欲杀他而后快。
但人心隔肚皮,即便现在的嬴成蟜对王位毫无兴趣,谁又知道未来的嬴成蟜会否依旧如此呢?为了嬴政能安坐王位、无后顾之忧,吕不韦必须要除去嬴成蟜!
包括此次上谏不也是如此吗?
诸如此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吕不韦做了太多太多!
这也是为何嬴政只是申斥一番就让吕不韦心存死志的重要原因。
就连吕不韦自己都不觉得他能活!
嬴成蟜讥声道:“天下局势需要文信侯聚拢数千门客,整日商讨国家大事?”
“天下局势需要文信侯继续将《吕氏春秋》传阅天下?”
“天下局势需要各国使臣入秦之前先拜文信侯?”
“天下局势需要文信侯名为戴罪实如权相?”
嬴成蟜身体微微前倾,很是挑衅的发问:“本君不明白天下大事,本君也不明白朝堂谋算。”
“拜请文信侯给本君解释解释,这些事怎么就不得不为了?”
“若文信侯不如此,我大秦就要亡了?”
吕不韦面色微沉:“你我皆当知,此皆小事尔!”
“本侯所言的不得不为之事,乃是本侯在朝之际所为的那……”
不等吕不韦说完,嬴成蟜已断声驳斥:“谁与你皆知?”
“本君不知!”
“还请文信侯告本君,文信侯被罢相还家,为何还要聚拢数千门客整日商讨国家大事?”
被误解、被打断让吕不韦的心情变得并不顺畅,声音也冷了几分:“大王与长安君开疆扩土不休,世人多见我大秦日渐昌盛,本侯却倍感惶恐。”
“本侯怎能不召集天下英才商讨如何稳固大秦内部局势,令得我大秦不因战而亡!”
嬴成蟜继续发问:“文信侯为何要将《吕氏春秋》传阅天下?”
吕不韦的声音更冷了几分:“《吕氏春秋》存在疏漏,本侯自当广邀天下名士斧正之。”
“本侯曾悬赏千金以改一字,今不过是延续昔日之举而已。”
嬴成蟜再问:“为何各国使臣入秦之后皆需要先行拜会文信侯,文信侯又在未禀大王的情况下与诸国使臣交流,甚至派遣门客往各国连横?”
吕不韦已经彻底不耐烦了,但看在嬴成蟜也支持宽政缓刑的份儿上,还是简略回答道:“为解大秦外交之困,为免大秦再临纵约攻伐之险!”
嬴成蟜略略颔首:“文信侯做了错事,害了王太后名节。”
“然大王心念文信侯之功,故而只是罢黜相位,令文信侯归家反省。”
“结果文信侯却没有半日用于反省,只是以《吕氏春秋》于天下间邀名。”
“更以相邦自居,聚集门客商讨国策,并借助门客之手影响大秦。”
“甚至光明正大的直接代替大王与各国使臣会晤,直接左右大秦的外交。”
吕不韦怒了:“长安君安敢污蔑本侯!”
“本侯绝无此等想法!”
同样一件事,怎么从嬴成蟜嘴里说出来就变味了呢!
嬴成蟜看向吕不韦:“但文信侯所行所为却皆仍是在以相邦身份自居!”
“这非只是本君一人的看法,更是大王的看法!”
吕不韦目露错愕:“大王亦如此以为?”
“本侯之举怎会让大王有如此误解!”
嬴成蟜轻叹反问:“文信侯以为王兄真的是因为文信侯在朝期间的所作所为才动怒吗?”
“本君与王兄都明白文信侯在朝之际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秦,为了王兄!”
“即便文信侯屡屡意欲杀本君,本君亦知这并非是私人恩怨,而是为了王兄的王位稳固。”
“文信侯固然大权在握、权倾朝野,可雍城一战却足以助文信侯自辩。”
“是文信侯自己想多了!”
如果嬴政真有心杀吕不韦,吕不韦活不到今天,嬴政更不会放任嬴成蟜来救吕不韦!
吕不韦眼中的震惊之色更甚,随之而来的是浓浓欣慰:“王上他……能理解本侯吗。”
对于吕不韦而言,这份理解比什么赏赐都更让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