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诸葛不愧是小诸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光对江湖上的事情如数家珍,谈及市舶司的交易也头头是道。
大宋在边境开有榷场,丝绸、茶叶、陶瓷等物都很畅销,但是大部分时间榷场里的交易都不是以物易物,而是以铜钱购买。
辽国西夏的牛羊和盐在大宋很受欢迎,每年的交易量都达数十万贯,那每年数十万的铜钱到了辽国西夏境内自然就出不来了。
早年契丹人和党项人日常交易都是以物换物,毕竟是游牧的族群,他们也没有铸钱的技术。
大宋的铜钱的质量好不易磨损还便于携带,那些外族自然喜欢,于是辽朝和西夏境内的铜钱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国内的日常交易也开始用宋钱。
西夏境内铁多铜少,党项人除了用铜钱来交易外还会把铜钱融化制成兵器反过来和大宋打仗,正因如此,太宗皇帝时才下令榷场不许用铜钱交易。
不过大宋缺马,仁宗皇帝在位时为了买马恢复用铜钱交易,于是每年又有十几万贯的铜钱流入西夏。
苏景殊:闭眼.jpg
狄将军说过邻近西夏的陕西、河东地区都用铁钱,他大概知道是为什么了。
买马的铜钱已经足够多,要是日常交易还用铜钱,西北
一带的铜钱就全跑西夏去了,大宋的百姓根本没钱花。
沈仲元看了眼他们家大人的表情,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朝廷买吐蕃的马也是用铜钱。”
因为燕云十六州都在契丹人手里,大宋境内没有足够的适合养马的地方,近百年来一直处于缺马的状态。
不打仗的时候可以从西夏和辽国买,打仗的时候就买不到了,毕竟契丹人和党项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本身就是以骑兵制胜,最清楚骑兵在战场上的杀伤力,不会卖马给大宋训练骑兵。
辽国和西夏的马卖不了,那就只能找别的地方买。
吐蕃的马匹质量不错,大宋每年都要从那边买马,遇到吐蕃进贡马匹,朝廷也会按照差不多的价格进行回赐铜钱,回赐铜钱有时候比买的还贵。
据说大宋每年从吐蕃买的马都在一万匹以上,按照市价大约是五十万贯,不过大部分时候都超过五十万。
白玉堂嗤笑一声,“懂,面子最大。”
比起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买卖,朝廷大概觉得吐蕃进贡马匹更有面子,所以走的是吐蕃进贡马匹而朝廷回赐铜钱的路子。
吐蕃人又不傻,只要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进贡比直接卖拿到的钱更多肯定是进贡啊。
唉,他们大宋怎么那么多冤大头?
苏景殊幽幽开口,“五爷还忘了朝廷每年的赏赐给番邦的铜钱。”
天大地大面子最大,周边的番邦小国隔三差五会派使臣到京城朝贡,隔壁辽国更是年年派使臣南下,朝廷对这些来访的使臣非常大方,就算是辽使都能动辄赏赐上万贯。
对辽国都能这么大方,对吐蕃那些态度比较好的藩国更是大方,每次的赏赐除了盐、金银、布匹最多的还是铜钱,同样是动不动就成千上万贯,说他们是冤大头一点也不亏。
幸好前些年缴纳岁币时用的是银和绢,要是用铜钱来花钱买平安,别说每年铸三百万贯,就是三千万贯都不一定能够花。
吐蕃进贡马匹大宋回赐铜钱,大理进贡花椒、盐、马大宋回赐铜钱。
大食国进贡乳香大宋回赐铜钱,爪哇国进贡胡椒大宋回赐铜钱。
回赐铜钱回赐铜钱回赐铜钱,大宋的铜矿是无底洞啊天天回赐铜钱?
苏景殊心里骂骂咧咧,面上还能勉强维持淡定,让沈仲元不用管他们继续往下说。
沈仲元慎重的点点头,斟酌着词句继续讲大宋和其他地方的交易。
说完西夏辽国吐蕃,周边还有高丽和交趾,这两个地方也都非常喜欢大宋的铜钱。
大宋刚建国时高丽就遣使朝贡,和吐蕃大理那边差不多,高丽进贡土特产物品大宋回赐铜钱。
高丽自己是有铜矿的,但是他们和契丹党项一样并不知道怎么铸造钱币,日常交易也是用以物易物,偶尔见到铜钱也之死被当地人当个稀罕玩意做个装饰品。
高丽旧俗,日常用具皆用黄铜所造,他们的铜矿开采出来都造成锅碗瓢盆,大宋的铜钱到高
丽境内后很大一部分都被融化成铜重新打造成器皿。
后来高丽商人发现销钱为器非常赚钱,于是就开始刻意搜集铜钱,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慢慢的高丽国内也开始用宋钱来交易。
交趾那边和大宋的交易少,主要在西南邕、钦、廉三州,那边的商贾用香料和黄金换铜钱,跟大人即将要查的日本商人差不多。
一两黄金大约换十贯铜钱,交趾人贸易金香必以铜钱,且铜钱许入而不许出。
吐蕃、大理那些番邦得了好处不会轻易和大宋翻脸,交趾不一样,他们不光正常交易换钱,还时不时犯边抢掠财物。
不过交趾那边自己能铸钱,所以大概率是收了大宋的铜钱然后铸成他们自己的钱。
至于日本国是什么情况,大人接下来可以去日本商人那儿打听,他就不多说了。
苏景殊揉揉脸,在心里给交趾记了一笔。
连吃带拿都不满足还动手抢,他们怎么不上天呢?
很好,记住了。
到登州后再给林邵寄封信,信里把交趾的所作所为都写上,知州通判对地方政策的影响很大,交趾那边又不起眼,他们完全可以先把那个口子给堵上。
林兄加油干,争取把广源州彻底纳入大宋的版图然后给交趾点颜色看看。
老虎不发威,真当他们是病猫啊?
白玉堂拍拍额头冷静冷静,官果然不是好当的,他要是在京城为官怕是得气死,“沈兄,昨天怎么没听到你说这些?”
沈仲元不好意思的回道,“临时打听的,昨天还不知道。”
时间有限只来得及打听周边的几个番邦,日本国的情况他们大人本来就要去询问,他就不费这个功夫了。
说实话,大人现在问他他也不知道。
苏景殊:……
白玉堂:……
人才啊!
这年头眼里有活还有本事的人不多,带他出来是带对了。
苏大人再次感叹自己的慧眼识珠,然后带上他的哼哈一将去日本海商那边打探日本国内的金矿情况。
日本和中原这边的交往由来已久,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倭奴国,大概唐朝时和唐朝学了太多东西,于是改了个日本的名字,不过中原这边民间还是更习惯称呼那边为倭国、东瀛,只有官方文书才用日本。
日本商人来他们这儿经商的多,他们这儿的人去日本经商的也多,不少人直接在那边大肆买地开矿然后运回中原卖,具体利润多少不太清楚,反正相当赚钱。
苏景殊扮成对日本国内感兴趣的商人去找那些日本来的商人打探情况,想着身边有人才不能不用,直接让沈仲元过去套话。
他以前觉得他的口才非常好,现在不这么觉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诸葛的本事才是真厉害。
反正他肯定没法在一天内把大宋境内的铜钱流向打探的那么清楚,这么优秀的人才以前混迹江湖真是太可惜了。
沈仲元
被夸的耳根微红,留他们家大人在后面当无所事事的富商公子,他去找那些日本来的小矮子打探消息。
白玉堂蹲在地上看他们带来的货物打发时间,听着听着就笑不出来了。
他怎么觉得这些日本海商很欠揍?
日本国矿多就矿多,嘚瑟什么?
他们矿多还囤积大宋的铜钱干什么?有本事全用他们自己铸的钱啊!
苏景殊蹲在他旁边,“稍安勿躁。”
他也觉得这些家伙挺欠揍的,但是现在不是起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揍人会被巡逻的官兵抓走,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着吧。
老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看来这些日本商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也可能是他们根本不觉得有组织有预谋的搜罗铜钱是个问题。
按照他们的话,他们搜罗完铜钱就通过海上航线直接回国,海路不像榷场那样容易搜查监控,海船也比马车装的多,一艘海船一次运十万贯铜钱不在话下。
他们日本的货物物美价廉,有些大海商会去南方的城池和那边的有钱宋人交易,有时候直接卖的整座城池都找不出几枚铜钱。
还有还有,大宋的商人去日本贸易也直接带铜钱去,据说官府曾经在他们那儿采买了五十万斤硫磺,都是直接用铜钱支付的,他们日本的商人可喜欢直接和大宋的朝廷做生意了。
苏景殊深吸一口气,你们嘚瑟就嘚瑟,还踩他们北方百姓一句是什么意思?
南方的百姓有钱愿意花钱买他们的货,北方百姓买他们的东西没花钱吗?
什么人呐?会不会说话?
朝廷也是,榷场限制铜钱流出就说明他们知道铜钱外流对大宋不好,知道不好还一船一船的往外运铜板干什么?
看看那些日本商人是怎么说的,估计都觉得他们人傻钱多好忽悠,连榷场运铜容易被扣下都知道,可见他们搜集铜钱之前已经做好完全的准备。
日本商人能以物易物,大宋商人也可以,他们又不是只喜欢铜钱,那些丝绢啊茶叶啊瓷器啊都能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行吗?
冷静,冷静,往好处想,他们好歹还运金砂来换铜板,至少在价值上他们大宋不亏。
苏景殊磨了磨牙,郑重其事的问旁边的白玉堂,“五爷,经商容易吗?”
“挺容易的吧?”白玉堂不太确定,“我大哥每年都能赚的盆满钵满,陷空岛卢大哥也是,每年的进项都不在少数,经商应该不难。”
小小苏眸光逐渐凶残,“你说,我们能把日本国买下来吗?”
白玉堂:……
“景哥儿,你被气傻了?”
虽然有大宋的商人在日本买地开矿,但是他们买到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那些日本人的土地。
日本国有日本国的朝廷,他们的朝廷肯定不会放任宋人大肆买地。
“要是找个本地人当幌子呢?”苏景殊脑洞大开,退远一点避开那些日本商人,捏紧拳头阴恻恻说道,
“用个本地人当幌子,先从小地方开始买??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然后慢慢扩张地盘,等到地盘足够大就揭竿而起推翻他们的天皇。”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大宋境内都有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隔壁日本肯定也有。
反正日本不在大宋境内,有机会就试试,不成也不亏。
都说日本的战国是村与村之间的干仗,现在的日本还没到战国时代,打仗规模可能连村与村都不如。
很好,先记下,到登州后就把他的想法和铜钱流向全部汇报给官家,顺便添油加醋写给小金大腿看。
他没钱也没那么多精力去经商,让那爷儿俩商量去。
白玉堂托着脸说道,“我大哥总说我败家,如果你生在我家,被说败家的肯定不是我。”
苏景殊搓搓下巴,“不一定,万一我是商业奇才呢?咱大哥看出我是个商业奇才从小开始培养,我到五爷这个年纪没准儿已经把隔壁日本给买下来了。”
白玉堂:……
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是吧?
两个人在无人处低声交谈,不多时,沈仲元打探完消息回来,“大人,那些海商的确都曾运过金砂来大宋。”
金砂没有精炼过,运过来后肯定还要锻造,包大人猜的没错,襄阳王背后之人手底下应该真的有朝廷不知道的矿,不然拿到金砂也没有用。
苏景殊问道,“他们的金砂都是正常交易走的吗?”
“言语含糊,大概率不是。”沈仲元回道,“不过这些人的船都不算多,据他们所说,日本国内拥有百艘船只的大海商多是宋人,日本的朝廷其实不乐意和大宋有往来,他们这些都是偷偷摸摸过来的小商人。而且那边的海商不只在密州市舶司一处停留,更多还是去南方泉州市舶司。”
问题就出在这里。
日本海商到大宋来的话到密州市舶司停留最安全,沿海而行肯定比深入大海安全,即便那些海商想和南洋或者更远的地方来的商贾交易也可以先在密州把货卖完再去,直接载满货物奔泉州而去肯定有问题。
还有那些在日本国内拥有大量船只的海商,他们既然有那么多船,肯定会在日本国买地安顿,日本国内矿多,那些商船极有可能就是用来运开采出来的黄金白银的。
白玉堂嘶了一声,“别不是真有人能把日本国买下来吧?”
苏景殊也瞳孔地震,“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