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古代没有这个词汇。
古人对规律的解释往往归为一个字:
道。
道是一切的规律,是世界的本源。只不过这个道,有点不好找到。在顾正臣的认识里,规律只能说是“道”的一个内容。
看了看朱元璋锐利的双眼,顾正臣走至一旁,坐了下来:“陛下,白居易有诗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草规律的认识。”
“李白曾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这也是一种对规律的认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自然万物都有时节,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规律。”
古人不是没有唯物观,比如《荀子·天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只是这句话不能说,说出来自己会挨揍,毕竟老朱自称天子,批判“天人感应论”和骂老朱的非本生爹(天)没啥区别。
朱元璋似有所悟,连连点头,然后问:“那王朝的规律在于何处?”
顾正臣认真地看着朱元璋,肃然道:“陛下,王朝的规律,在臣看来,他就如同一个圆。有些王朝国祚数百年,这个是大圆。有些王朝,短命数年或数十年,是一个小圆。想要让王朝不朽,就必须跳出这个圆,打破圆的始终起灭相接,让王朝成为一条线,一条前进的、朝着前方奋进的线!”
刘基连忙答应。
顾正臣正色道:“陛下,想要让王朝脱圆成线,就必须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
朱标、宋濂等人留了下来,沐英自然需要好好招待一番。
顾正臣嘴角微动:“吃饭。”
朱元璋眯着眼盯着顾正臣,想起了宫中搬运钱财的一幕。
梁家俊有些坐立不安,顾正臣还不忘介绍:“太子,宋师,梁兄与我是同乡,在国子学作助教,勤勉有加。”
不过,此时也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个问题。
朱元璋深深说了句,然后起身,看向刘基:“陪朕走走?”
顾正臣深深看了一眼刘基,明白他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朱元璋知道大圆、小圆,无论是什么圆,它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始终起灭相连,无论起点在哪里,那里都意味着终点。
朱元璋听明白了。
大明开国才六年,从现实来看,目前并不存在明显的土地兼并问题,除了少数地区,比如山西,比如江浙一带人口稠密区域,大范围疆域之内,人少地多,朝廷愁苦的不是什么田地兼并,而是谁来垦荒、谁来种地的问题……
刘基盯着顾正臣,深邃的目光再没有了初始的浑浊与涣散,而是凝聚着智慧。
朱元璋急切的追问。
自己大肆赏赐田地给藩王,未来朝廷没了土地,百姓都成了佃户,迟早会吃不起饭。可若是一味任由大户侵吞田产,那百姓不一样成为佃户?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基突然开口:“确保大部分土地都在百姓手中,这件事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圆与线?
朱元璋与朱标听得入神,对王朝更迭有了别样的认识。
刘基看了一眼沉默的朱元璋,对顾正臣说了句警醒之言:“这也就是在此处,你若是公然上书,呵呵,你将会成为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