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鱼并不是个爱说大话的孩子,基本上他说的话,做的许诺,都能实现。
他正色道:“那坑气,确实能燃烧,这个我已经试过了,毋庸置疑,但是要安全的把它从细管子导出来,受我们自己控制让它按照我们的想法燃烧,我没做过,因此并不敢立军令状。但,不试过,又怎么知道不行呢?万一可以为我们所用呢?老师,坑气可是火神赐予的,总不是无用的。”
自从秦家上次拜祭过火神之后,秦鱼就给沼气编了一个神话传说。
这个传说是这样的:火神偶尔巡游人间的时候,无意间被庶民惊扰,没有控制住神火,差点不小心烧死了一个庶民,火神爱民如子,为了安抚庶民,便伸手一点,让一个粪坑里生出了某种可以燃烧的气体,赐予庶民以气生火的神迹。
嗯,这神话不伦不类的,但起因有了,结果有了,其中的起合过程嘛,不就在劳动人民朴实又天马行空无限想象力的头脑中吗?
咳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被火神赐予的气体,是可以被导引出来,点燃生火的。
里典似是被说服了,颔首道:“你说的不错,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结果如何呢?”对那什么的火神,里典知道的一清二楚,秦母祭祀火神的祭文,还是他给写的呢。
不过:“乡司空那边有老夫去说和,也用不着他给安排烧窑的事,你家里不是养着好些个匠作吗?这些人都懂烧窑,你想要什么样的陶罐和铜管,都让他们替你去烧。不过,老夫要做监工。”毕竟是给这孩子做了担保的,他得全程跟进,既是给这孩子保驾护航,也是规避风险。
至少有什么风险的时候他可以随时叫停。
秦鱼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监工算什么?
有监工,还能让他走弯路呢。
虽然里典是监工,但在蒿里人的眼中,建造粪池这件事,其实就是里典大人的政令,对里典大人,他们敬畏有加,也更加的信服。况且,不光他们蒿里的人,就是他们整个西乡的人,还有其他来西乡、来蒿里走亲戚的人,谁不羡慕秦家的麦地长的好呢?那麦秆,又壮又粗,风刮不倒,那麦穗,又大又饱满,一看就是颗粒圆润的好麦。
听说里典修建的这个粪池子,就是为了实验能不能沤出更多的粪水来,好给他们蒿里的田地都用上。要是他们蒿里的田地都有肥可喂,那么他们是不是也能大丰收呢?
光想想就美滋滋。
因此,对里典主持修建沼气池,蒿里的民众们特别的支持,还每天路过,问里典需不需要他们帮忙。
即便这个池子是修在秦家地里的,但那又如何?秦家可是有名的仁善,若是这池子当真好用,难道秦家会不帮他们蒿里的邻居修一个吗?
里典话说的好,这样大的池子毕竟是第一次建,有非常大的可能第一次是建不成的。第一次不成,自然还要建第二次,这样的话,风险就都让秦家承担了,他们只要跟在后头建最好的就行了。
哎哟,这秦家,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好人呢,有他们蒿里人特证!
就这样,秦鱼想要的沼气池,如火如荼的开建起来。
让秦鱼这个活了两世的人来说,里典这个村长当的,真心没话说,搁两千多年后,绝对是要上央视当做榜样报道的。
建沼气池,第一个,自然就是挖坑了。这第一个池子,又深又广,跟秦鱼他们自家挖的那个小粪池非常的不一样。
这个池子是个罐子形状的,上面开口小,中间肚子大,最底层又向里收缩,这是为了能装更多的粪和水。
这个大池子的上游挖了一个斜向下的通道,这是埋粗陶罐的位置,也是进水口和投粪口,下游则是挖了一个斜向上的通道,这是粪水的出水口,沼气蓄多了之后,气体压强会将粪水通过这个斜向上的粗陶罐挤压到另一个专门盛放粪水的池子里。
这个粪水池整体要比沼气池小,因为粪水池连接着两个沟渠,可以分流粪水到不同的出水口,这是方便取粪水用的。
设计最精密也是最难确定的,是铜管的安放位置。
这个铜管,是要嵌在沼气池的池壁上的,铜管有大拇指粗细,打造的约有一丈长,斜放,有三分之二埋在土下,三分之一露出地面,沼气池里生成的沼气,将会通过铜管一路向上,最终逸散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点火了。
如果点火成功之后,秦鱼会建议造一个蜂窝状的灶头,这样,秦国人就可以用上两千多年后的天然气灶了。
哈哈,想想就乐的不行。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
因为,烧制大而坚固的陶管,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陶土,而这些,只有都邑工室那边有,或者是只有工室那边有了批条,他们才有资格取用这种陶土烧陶。
里典一时有些挠头,工室重地,他还真没办法,去找乡司空和乡啬夫也没用,工室是做什么的?是打造军械的,是秦国的重要兵工厂,有重兵把守的,他们谁都不愿意为了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样的化粪池去工室要东西。
木林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
秦鱼从他这里挖走了整整四个奴仆去给他烧陶,他自然知道秦鱼是要做什么的,他一开始只是冷眼看着,等秦鱼遇到问题了,他才施施然的递给秦鱼一个...传。
这是一个可以去北乡矿场直接拉运陶土的传,
这是一张战国版的介绍信。
秦鱼有些被感动了:“木林阿叔,等这池子建好了,我第一个跟你这里通上火,好不好?”
木林笑笑:“那就预祝你一定能建成了?”
秦鱼一脸的自信:“一定能成的,你就等着吧!”
有了木林给的介绍信,里典亲自带着蒿里的壮士们去了一趟北乡山头上的一处矿藏,拉来了整整两车的陶土,以及,一车石炭,十几车的竹子。
原来,里典在北乡遇到了桑翁。
桑翁听说,自家亲亲小外孙要在家烧陶?
烧陶哪里少得了木炭哟!
要说这木炭啊,还是用竹子烧出来的竹炭才是最上等,火力足,还耐烧,这还等什么?咱们桑家就是不缺竹子,去给老夫亲亲孙儿拉上个几十车过去,让他尽管用,用完了,他外翁家还有呢。
什么?人太少,车太少,马太少,拉不了这么些?
那行吧,能拉多少就先拉多少吧。喂,公孙眺,咱们也算是一起长大的老相识了,你这老匹夫可不要委屈了咱们家的小孙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