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曹操想让我做傀儡,假意实现你的霸业,然后再找机会自己嬗变称帝。
毫无疑问,刘虞虽然人厚道,但他不傻。他在朝庭十余年,玩的就是政治。
从这一来看,你曹操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也想诓他?
而陈群也知道刘虞这个问题的复杂,在没有和曹操细致确认过,他是万万不敢随意讲的。
不然将结盟事告吹还是小,要是因此落了话柄被打成乱臣贼子,曹操就被动了。
但事情的转机却来了。
当天夜里,刘虞的儿子刘和却偷偷找到了陈群,在和陈群的一系列谈话后,知道曹操是真心要奉刘虞为盟主,平定青徐,然后以青徐之力再造共和。
于是心里有底的刘和自己去找其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其父应下这个事。
知子莫若父,当时刘虞就反问了儿子一句:
“你莫不是要效世祖?也想争一争这天下?”
刘和的脸一下子就红彤彤,不敢多言。
刘虞却没有训斥他儿子,就问了一句:
“你觉得世祖与高祖谁得天下难?”
刘和想了想,小声答道:
“想来还是高祖吧,彼时可有西楚霸王在。世祖却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敌手。”
半是放心,半是失望,刘虞叹道:
“错了。世祖得天下要比高祖难多了。只因为世祖赴河北肇基之时,这天下已有汉帝,那就是更始帝。彼时,世祖与他已有君臣名分。而天下反莽者,皆奉刘氏为主。而当长安士吏杀王莽,传首于更始帝所都之宛,则天下人心已归更始矣。”
见儿子还是不懂,刘虞已经放弃了,他简单说了句:
“汉室之德兴在乎天,应乎人。如世祖这一刘姓之人都反更始,那天下还有谁不能反?我刘氏还是受命之主吗?所以,纵然世祖才智皆高于更始,犹不敢背离。你刘和什么才情,也敢要犯上?”
这个时候,刘和已经被其父的气势吓得汗涔涔的了。
但他嘴里仍不服输,而是道:
“都是姓刘,这天下为何不轮到我家来坐?”
此时的刘虞已经不想再对这个忤逆子多费口舌了,他骂了句:
“滚。没有我令,你不许出这个屋。”
之后,刘虞就气得拂袖而去,而刘和就在事实上被监禁了。
当刘和这样的说客都被刘虞给办了后,陈群就判断出暂时想说服刘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为何陈群又判断出还有结盟的可能呢?
从陈群的解释中得知,原来刘虞的麾下文武对于和曹操结盟的事竟然是普遍支持的。虽然支持的理由更不一样。
如审配、崔氏兄弟等,皆是河北派,渴望打回河北。他们从整体利益出发,赞同和曹操结盟。
济南处在平原后方,在北有强敌的情况下,一旦与济南一方交恶,那必然要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而且想要打回河北,光靠平原的实力是没一点可能的。只有如曹操说的那样,结盟共平青徐,才有反攻河北的可能。
但这一派为何没在陈群在场的时候支持他呢?原来他们也对于曹操的后续战略有疑虑。
按曹操的规划,他们拿下青徐之后是往西打回来京都,亲君侧。但审配等人要的是往北打。这样两边就矛盾了。
而除了审配这一派外,如孙坚、盖彤等军将也支持和曹操结盟。
孙坚是听说往南打,那岂不是越打就离他家乡越近?作为清河客将,孙坚受够了被河北人排挤的苦头了,他还是想要回吴中老家,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就留在当地都要比现在好。
而盖彤呢?他是因为和曹操是旧友。
二人当年就是同一年的郎官,然后志趣相投,都是那种好酒混吝的性子。而且他虽然带着幽州突骑,但实际上内部也四分五裂了。
之前公孙瓒杀鲜于辅的后果开始爆发,麾下如公孙越等人已经和他分兵了。
失去一半突骑的他,在清河集团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少。所以盖彤也希望这个时候能和曹操结盟,引他为外援。
以上这些都是陈群打听出来的。
听了这些分析后,曹操才对陈群有点刮目相看。
看来这陈长文还是有点东西的。
但事情还是僵在这里了呀。想到这里曹操的脑壳又疼了。
原先以为结盟之事水到渠成,但没想到偏偏就是刘虞认死理。再想到后面还有平青州贼,与陶谦的徐州打交道,曹操就心烦意燥。
这个时候,荀彧给曹操倒了一碗茶。
喝完茶的曹操,才有点镇定。
这个时候,郡国府外的街道上到处有人喊:
“起大风了,大家避一避。”
一时间,大风起于青州,要乱了。
……
东国的大风自然是吹不到西州的草原的。
但在济南遭遇大风灾的时候,西州之土,凉州之地,一场大风也在酝酿。
谁也不会预料到,这股从凉州地挂起的大风,将会给关西朝庭带去何等的变乱。
承天三年,三月,武威郡,休图。
休图是武威郡属县。因为附近的谷水水量充沛,又处在漠北与河西走廊交通的重要孔道,所以自汉武开边以来,此地就一直是武威郡最大的一处军屯区。
巅峰时期,这里曾有八万戍甲卒屯垦,是汉室在河西仅次于居延屯垦区的第二大屯垦区。
这里有多达两万顷之巨的屯田区,光清理一次水渠就要一次性抽调一千名屯田士。
但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那是过去了,此时的休图屯田区因为羌人的作乱已经缩小不少。但真正使之衰落的却是武威的豪强们。
郡内的段氏、阴氏、索氏等大族趁着羌人作乱,不断侵吞着休图屯田区的田地。
到现在,原先两万多顷的屯垦地,最后还在当年屯垦兵后代手里的,不足三千顷。
而在今天,这三千顷土地也要保不住了。
而大风就因此而起。